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文学院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不必急于一时,等考试大纲发布后再系统学习完全足够。在跟随老师的课程进度同时,我会阅读核心教材,并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接下来,我重温风中劲草的解析配合历年真题,全部完成后,就进入预测阶段,包括肖四、任四、风中劲草以及20天20题等。其间,我也购买了一套真题集。尽管理论上讲,真题的价值有限,因为试题和重点每年都有所变化,但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如何解答论述题。论述题其实是由一系列固定的思维框架加上个人创新组成: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和题目要求的知识点是关键,这部分需要死记硬背,尽管每年都会有热门考点,但基础还是扎实的记忆。利用资料逐一攻克每个框架,并通过真题和预测卷提升自己定位答题框架的能力,这样就能应对自如。至于创新部分,必须紧密联系材料,要有与材料相关的见解,而不仅仅是照搬预测材料,即使前面的部分略有偏差,如果这部分处理得当,合情合理,也能赢得一定的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我学英语从来没有怎么背过,在考研复习的时候,阅读也是要反复读的,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读的好处:一练预感,二记单词。英语很依赖预感的,你读的多了,不仅完型准确率会提升,阅读准确率也能提高。因为读的快,自然会节约时间,多检查一遍,也能多发现问题。单词就不用说了,个人感觉读着记比死记硬背强多了。阅读是要翻译的,我感觉还是要写下来,而不仅是脑子里想想。你一写就会发现,翻译的多数不通顺。你写得多了,以后做起翻译来就有用了,会快一些。今年的阅读确实有些变态,第一篇就没看懂!但是题目确实也不难!“内容难则题简单”很对的,出题的不会费尽心机地难为我们的。后面的阅读做得时候也晕,某些选项很能误导考生,要仔细辨别的,不能想当然。平常我阅读一般从四个左右,顶多六个吧。最后三年的错两三个。。。。因为我很仔细很仔细的对照原文,有点点错误都不选的。所为点点的错误,就是单词不是完全一致!多一个少一个单词,题目答案的意思和原意就会差很多的。看起来很像,所以很有误导性。排序题最变态,不仅考了仅考过一次的那种题型(本来还跟同学说绝对不好考的。。。)。英语不好的,至少要错两个。句式背背就是,要学它的写作思路,因为句型到了最后,真的很难硬套的。。。小作文,格式很重要,句型简单易懂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这是一个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科目。在古代汉语部分,熟记词汇、词义、句式是基础,理解并能运用古人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我建议多读《诗经》、《楚辞》等经典,凭阅读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现代汉语部分则需对语言的发展变化有深入理解,关注语言现象并进行分析。我常凭阅读报纸、小说来观察和思考现代汉语的实际应用。
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的学习,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旅行。你需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理念。我推荐系统地阅读教材,构建起文学史的时间线,选几部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深度研读,比如中国古代的《红楼梦》、西方的《哈姆雷特》,这样加深对文学理论的理解。注意梳理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解它们如何影响并反映社会变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读、思、写”三者缺一不可。大量阅读是积累知识的基础,独立思考真正吸收,写作则是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有效途径。我会定期做笔记,整理出各时期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尝试写一些小论文,这既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帮助我深化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