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航空航天学院能源动力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八月份开始的,最开始刷了一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大概了解。我是文科生,很多内容还算了解,但离高中已久远,很多知识已经生疏了。精讲精练比较厚,字也很密,看着头晕。其实第一遍看就是大致熟悉内容,记不住什么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有的说法是等九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再学习政治,我认为其实可以适当早一点,每年政治大纲的改动很多是虚增和虚删,实质性的变动很小,完全可以提前熟悉,细水长流,后面的时间很紧,这样也是为后面分担压力。接下来我刷了三遍1000题,这个对巩固客观题知识点很有用。之后还做了讲真题、肖八肖四以及各个机构的冲刺卷,然后就考试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辅导书:复习全书、历年真题、660、400题。我三月份到五月份先把高数课本看了一遍,习题做了一遍。从五月低开始下午或晚上时间看一章视频,学习一章复习全书,这样循环渐进到八月的时候(好像),才把复习全书做了一遍。复习全书是个好东西,内容很全,但复习全书只学习一遍意义不是太大,因此我第一遍结束之后立即开始第二遍,到最后上考场前好像弄了两遍多,第三遍只是把自己前两遍圈出来的题重点看了一下。历年真题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我11月份开始做的历年真题,从99年开始,晚上抽出3个小时,严格按照考场上的标准要求自己,一套一打分,感觉效果还不错。660我只做了一遍,个人感觉题目有点偏,但很有利于把基础打牢。400题我先把第一套做了测试了一下,当时自信心备受打击。400题我只把选择题做完了,我觉得没有复习到一定程度,千万别轻易尝试400题。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并且要反复回顾以前的知识点,我把复习全书当成教材使用,把前面的知识归纳部分记忆了好几遍。数学同样需要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在英语方面还挺得心应手的。对于英语学习,我没有投入大量精力去背单词,五月份大致浏览了一本由北航出版社推出的冷门单词书,每天仅挑选15个重点词汇来看,并且这些单词的例句多源于真实试题,这样一来,也相当于我过了一遍真题,同时我还利用例句进行了翻译练习。我的体会是,死记硬背单词的效果并不明显,毕竟很难记住,但到了后期这对解题并无太大妨碍,因此是否要背单词取决于个人选择。大约九月起,我开始做张剑的阅读理解,但我对此书的成效持保留态度,建议不必去做,不过若词汇量不足的人,可以用它来扩展词汇,只是题目设计有些偏离常规,不宜过分依赖。真题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并未全部完成,我认为2008年以前的题目过于简单,所以我只做了之后的。我想强调的是,英语作文不容忽视,我当初以为记不住模板便轻易放弃,结果考试时却发现记忆中仍有痕迹。此外,切勿抱有过分乐观的心态,今年的小作文我就栽了个跟头,因为它涉及的文体我不熟悉,觉得不会考到,只看了一遍,结果考试时彻底忘光了。幸运的是,这一失误并未给我带来太大损失。阅读理解无疑是英语中的重头戏,真题的阅读部分要反复操练,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文章逐句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传热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传热学主要研究热量传递的方式,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你需清楚每种方式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热传导是物质内部或物体间的热量传递,对流则涉及流体运动引起的热量传递,辐射则是无介质的热量传播,这三者在工程实践中都有广泛应用。
掌握传热学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这通常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础知识,如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等。这些公式和定律是解决复杂热交换问题的基础,需反复练习,做到熟练运用。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是深化理解的重要途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更好地理解热量传递的过程。比如,凭模拟实验,你直观地看到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或者理解温度场的变化规律。
理解和掌握边界条件也是关键。不同的边界条件会直接影响传热过程的结果,如绝热、恒温、定热流等,这些在解题时要灵活运用。
对复杂的传热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能提供更准确的解决方案。虽然这不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有能力深入,会对学习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