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考研难度排名(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生哪个学校的好考)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1月12日 03:45:21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考研难度大约排在全国第20位。这是因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一部分,并且是211工程的重点大学之一。其教学水平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此可见,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工科实力非常强大。因此,想要成功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研究生,通常需要具备优秀的本科背景及出色的学习能力。

按照这一排名,各学校的难易程度大致如下:

1. 中国人民大学(尽管该校竞争激烈,但一旦进入人大,相当于踏入了政府部门的大门,录取比例约为50:1,录取人数为110人)

2. 中国传媒大学(尽管规模不大但影响力巨大,看看中央电视台中有多少杰出校友出自这里?共录取各类专业学生超过300人,比例为15:1),原名为北京广播学院

3. 清华大学(虽然新闻学并不突出,但凭借其名声仍然非常吸引人,录取比例约为30:1,录取人数为40人)

4. 南京师范大学(美女众多,校园环境优美,就业前景良好)

5. 北京大学(绝对是一个适合钻研学问的地方,也是许多学生的梦想所在,录取名额40个,其中保送生15个,比例约为30:1)

6. 浙江大学(因邵飘萍先生的影响深远,学生们也都表现出色,大约录取30人左右,比例为11:1)

7. 南京大学(是中国最受尊敬的大学之一,能够在这里真正学到知识,录取30人左右,过程完全公平公正,比例为15:1)

8. 华中科技大学(因周济教授的存在,非常值得关注!这所学校财力雄厚,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奖学金,录取人数110人,比例为10:1)

9. 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数量庞大,整体实力不错,招收190人,大多数报名者基础较差,实际通过率不高,但总体难度不大,比例为9:1,跨专业学生尤其受欢迎)

10. 厦门大学(广告专业最强,城市条件优越,竞争相对较小,公费名额较多,难度较低,录取人数为80人,公费比例1:3)

11. 暨南大学(地处广州,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前往南方周末实习工作,录取人数为70人,比例为8:1)

12. 广西大学(常被忽视的实力派新闻学院,实力不亚于武汉大学,只是知名度稍逊一筹,行业内声誉卓著,录取65人,比例为6:1,只要达到分数线便有很大机会)

13.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界领头羊,考试较为容易,几乎没有淘汰机制,录取人数为30人,比例为4:1)

接下来是其他一些学校的情况:

14. 华中师范大学(现已加入911计划,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在武汉仅次于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录取16人,公费比例为60%,比例为5:1)

15. 上海大学(在上海仅次于复旦大学,但考虑到复旦大学每年培养的研究生数量有限,上海大学自然成为重要补充力量,目前位列上海第五,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录取40人,公费比例为三分之一,录取比例为8:1)

16. 中央民族大学(位于北京,发展空间较大,报考难度相对较小,录取人数为25人,公费10人,比例为7:1)

17.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首屈一指的传播学院,大连的环境十分迷人,录取人数为50人,公费比例为四分之一,比例为8:1)

18. 湖南大学(毗邻湖南卫视,是国内一流的传媒机构之一,有机会进入湖南卫视工作,录取45人,公费比例为三分之一,比例为7:1)

19. 安徽大学(几位导师在国内享有一定声誉,值得努力争取,特别是在广东和福建等地颇受欢迎,录取65人,公费比例为一半,比例为6:1)

20. 西南政法大学(在重庆颇具优势,当地传媒行业薪资水平较高,就业状况优良,美女众多,录取35人,60%为公费生,比例为6:1)

21. 辽宁大学(被誉为中国的最美大学之一,近年来财力充裕,吸引了多位业界精英加盟,录取45人,公费20人,比例为7:1)

22. 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人数为12人,导师多为复旦大学教授或其学生,享受复旦大学的资源,适合那些想在上海发展但担心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压力较大的学生,公费比例为三分之一,比例为8:1)

23. 重庆大学(录取人数不多,为16人,但大多为公费生,每位导师仅带领3至4名学生,学习氛围极佳,但录取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现象,比例为7:1)

24. 武汉理工大学(虽然是211大学之一,但由于是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实力较弱,但在武汉颇有口碑,录取人数为10至15人,公费比例为三分之一)

25. 南昌大学(江西省唯一的新闻传播某考研品牌,覆盖全省范围,同时也是该省两个重点大学之一,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省内地位显赫,录取人数约为50人,公费名额20人,比例为7:1)

26.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拥有最多女性学生的大学,在该省的新传领域仅次于湖南大学,具体录取人数未知)

27. 西北大学(西北地区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作为西安新闻的领军者,占据西北市场毫无问题,录取人数约为30人,公费比例为一半,比例为6:1)

28. 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地区师资力量最为强大的师范类大学,其毕业生遍布西北各大城市,就业形势良好,录取人数为20至30人,可能还会继续扩大,公费比例为70%,比例为6:1)

29. 兰州大学(许多人对其排名感到惊讶,原因在于其地理位置偏远,尽管本身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但由于地处内陆,新闻传播行业发展受限,就业待遇不如沿海地区。预计录取人数为40人左右,由于部分名师离开,招生政策可能发生变动,公费比例为三分之一,比例为6:1)

此外,还有些未列出的学校,分为三类:

一类为实力超强的学校,例如四川大学(西南地区无可争议的王者,成都广告产业发达,薪资水平高,且汇聚了美景美食,录取人数为90人,公费30人,比例为8:1)、山东大学(尽管山东知名媒体不多,但它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有青岛、烟台等美丽的海滨城市可供发展,单凭山大的招牌就已经足够有吸引力,录取人数为23人,公费10人,比例为8:1)、吉林大学(东北地区最好的文科大学,近几年一直是热门选择,预计今年热度将会下降,吉林大学有九个校区,被称为“假大空”的代表之一,但凭其名声依然值得奋力一搏,录取人数为32人,公费12人,比例去年较高,为12:1,今年可能有所下降)、西安交通大学(作为985工程大学中的佼佼者,是中国重点建设的世界级大学之一,毋庸置疑,西北第一名校,录取人数为12人,可能会全额提供公费,因其是国家自费改革试点单位,比例为12:1)、深圳大学(在中国最适合赚钱的城市之一,尽管学费和生活成本高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太友好,少量公费名额,录取人数为25人,比例为15:1)

二类为实力较强的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设有专门针对奥运会的专业方向,想象一下奥运会造就了多少著名主持人,值得尝试!录取人数为25人,其中15人为奥运方向,比例为9:1)、南开大学(近年来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强势地位,天津的顶尖某考研品牌,录取人数为12人,比例为7:1,公费比例为一半)、中国农业大学(适合渴望在北京发展但害怕清华、北大、人大和中国传媒大学竞争激烈的同学,录取人数为10至15人,比例为6:1,全公费)、湖南师范大学(依托湖南卫视的支持,可以在本地或前往广东发展,具体录取人数和公费比例不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少数几所提供新闻传播教育的高校之一,毕业后可以在东北大展拳脚,就业前景良好,具体录取人数、比例以及公费情况不详)

三类则包括一些招生政策尚不明朗的学校,比如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不确定是否在今年继续招生,如果开放招生,值得争取)、河北大学(河北省首选,省内唯一的重点大学,考试难度低,只需通过分数线即可入学,招生人数较多,为60人,非常适合跨专业考生,公费比例为四分之一,比例为6:1)、云南大学(不应因为马加爵事件而对该校持有偏见,其实力在西南地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