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政法人文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底开始了政治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期是从七月下旬到九月底,主要是全面梳理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通常每堂课后会有少量练习题,我倾向于先自行尝试,随后听取教师的解析来加强理解。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同步进行《1000题》的练习,听完一个单元后配合《1000题》来巩固记忆,因为政治知识点繁多且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很可能前一天记住的内容第二天就会遗忘。通过解题,也能更好地识别出关键考点和易设陷阱的部分。首次做《1000题》时不建议直接在书上写答案,以免影响后续的答题。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纸上记录答案,核对后在书上标记错误的题目,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挑选重点。这一阶段,我对政治的学习时间安排相对自由,通常在感到其他科目疲劳时穿插学习,注重理解性记忆,可作为大脑休息的科目。
十月份到十一月中旬是第二阶段,我依旧侧重于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并结合使用《肖秀荣时政》。这段时间的日程更为规律,早上大约花费1到1.5小时重温讲义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则留出半到四十分钟,重新做一遍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如果再次出错,需要剖析原因,专注记忆涉及的知识点。经过这两轮,对选择题的掌握应该会有所提升。此阶段还可以融入《肖秀荣时政》,闲暇时翻阅几页,书中的重点内容会用黑体突出,其余部分有助于深入理解。时政书附带的选择题最好做一做,因为这些题目按专题呈现,如同微型文章,可能难以抓住考点,通过解答选择题,能更清晰地辨认出考点所在。肖老师的时政题预测非常准确。
最后一个阶段,即十一月中旬到考试之前,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大题,同时持续记忆选择题考点。大题部分没什么捷径,就是反复背诵,我主要背了肖四及部分肖八,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多背一些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对于英语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开始做00到10年的英语真题,4篇阅读做完之后全文翻译,包括选项。分析答案,找出各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及错误的地方是哪个干扰项。看见文章中有不错的句子和结构可以摘抄下来用于以后的写作。基本上翻译完十年的阅读之后你的阅读,翻译,写作都会有不错的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入,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多个领域。对每个时期,需把握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变迁,也要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思想文化因素。例如,对古代史,要熟悉秦汉至明清的主要朝代更迭,了解其政治体制的特点;对近现代史,则需关注社会转型中的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是关键。除了记忆知识点,更要学会分析和解读史料,这就需具备批判性思维。阅读原始文献,理解作者的意图,从中提炼出历史信息,并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这是提升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比分析法也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凭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相似或相异现象,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再者,复习时,我会按照时间线索构建知识框架,把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增强对历史发展连续性的理解。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很重要,它能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我强调的是,历史并非死记硬背,是活学活用。我经常尝试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历史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