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从8月份开始,一轮复习大概至9月底。为了配合考试时间我把复习时间安排在了上午,每天抽出两个半小时左右学习政治。先刷一遍腿姐的视频,然后看精讲精练配合做1000题,将知识全面的过一遍,将近两个月刷完第一遍政治。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数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对自己在这一个月内或两个月内该复习什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事实上,不论是复习英语还是专业课都应该这样做,把自己近期内该复习哪些知识提前做一个规划,然后就要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制定好了计划后我就会很努力的把它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挤时间,比如可以适当减少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等。下面来介绍一下我复习数学的大致过程。在正式复习之前,我首先把12年的真题做了一遍,我因为大一时数学学的还行,好多内容都还记得,实在不记得的就查阅一下课本,再加上12年的试卷本身就不算太难,所以做完了真题之后感觉还好。我这样做不仅让我对考研数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信心,让我觉得只要我肯认真复习,只要我能够对数学课本有一个透彻了解,考高分对我来说也许就不会是一个梦了。于是我就开始给自己制定了短期内的复习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一定一定要研究透真题!不要太早做真题,免得后期没题可做。我是从五月底开始接触真题阅读的,先开始的是05-12年阅读,每天两篇,然后把相应的生词摘录出来记忆,同时也把该单词出现的句子相应写出来,以便更好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一轮阅读只是为了熟悉一下手感,了解真题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八年阅读做完之后,不想进度太快,就把97-04年的阅读快速做了一遍,同时摘录生词,没太注重正确率,毕竟和近几年出题套路还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就到了七月中旬,我开始05-12年的二轮真题阅读研究。第二轮阅读我过的很细。一天做四篇阅读,然后接下来四天每天研究一篇,看黄皮书讲解,听老师讲。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我把每个阅读的文本全部打印了两份,一份是调好间距,用来逐字逐句手写翻译,然后对照黄皮书的讲解,在我的打印文本中做笔记,并定期复习。另一份就是正常文本,把题目做归类,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并把每道题目在文章中的出处也剪下来相应地粘贴在旁边。这项任务工程量很大,很麻烦,一天只能完成一篇阅读,但是为我日后复习真题提供了很大很大帮助。时间不充足的同学还是不要用这种方法啦!暑假期间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套路有了很深的理解。10月份-11月份上旬我把05-12年真题又过了一遍,这时我二轮时的打印文本和真题笔记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11月中旬到12上旬我打印出英语答题纸,利用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把近几年真题做了全真模拟,并像之前一样研究真题,并做题型归类整理,只是删去了手译这一环节。剩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反复看做过的真题阅读笔记及错题,并且把难度比较大的阅读整理出来重点关注。算下来真题阅读我一共过了四五遍吧,摘录出来的真题词汇也按照记忆法背了好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描述与分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等。这些概念不仅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理解。它们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重要工具,能够将复杂的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简化了求解过程。对这部分,我建议多做练习题,不断熟悉并熟练运用。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滤波器设计也是重要考点。理解罗赫维茨稳定条件,能按给定的要求设计低通、高通或带通滤波器,这些都是需深度掌握的内容。对这部分,我推荐使用MATLAB进行模拟操作,理论结合实践,效果会更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应用”三者缺一不可。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灵活运用;记忆则是必要的,尤其是一些公式和定理,需反复记忆以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凭大量的习题和实践来巩固知识,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还特别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无论是课堂上的讲解还是自我学习,我都习惯做详细的笔记,这既帮助我整理思路,又能在复习阶段提供极大的帮助。
至于教材,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奥本海默的《信号与系统》,这本书深入浅出,例题丰富,非常适合自学。《郑君里版信号与系统》也是一本很好的辅助资料,其解析详细,适合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