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化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做题1000题当然必备,建议在暑假结束前做完一遍。当然做的次数越多越好,三遍就不错了。对于错题一定要用错题本,有的同学看题太长了觉得浪费时间,可以把题目错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就可以,后期反复看。做题不在多,在于精,个人觉得1000题吃透再加上肖爷爷的命题人讲真题完全可以。命题人讲真题一定要买,不要省几个钱打印真题。复习过程中,如果要报班的话,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一些时间和精力,做完真题把错题对应知识点标记下来,反复看,发现肖爷爷总结的学生为什么做错就是本人啊……政治是只要投入就有回报的,并且提升非常快,但一定要用心,错误选项与正确选项往往只差几个字。肖四肖八就不用说了买买买做做做。肖四大题一定要背,不过大家是背了就忘,到了考场轻松补充就可以了。没学过的同学可以提炼关键字,有能力的编个顺口溜之类的,要使劲背也要有诀窍。
考研数学方面:
自四月起,我投身于数学复习之中,不禁感慨,若是大一、大二的专业教师能以这种方式授课,备考之路想必会轻松不少。我的教材包括《高数三十六讲》、线性代数课程以及概率统计,接着是《真题大全解》,最终冲刺阶段则用上了《八套题》和《四套题》。数学的学习绝对离不开大量的练习!然而到了十月,我发现仍有大量的题目未完成,无奈之下只得采纳了人们常说的作息:“凌晨两点入睡,六点起床,确保每天至少四小时的充足睡眠。”亲爱的朋友们,我不建议你们模仿我,最好尽早规划,每天都按计划完成复习任务,千万别等到最后一刻压缩睡眠时间,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还算过得去,扎实的基础让我颇为自信。初期阶段,我每天都会投入两小时来记忆考研词汇,同时也会做一些张剑的阅读练习。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十一月,我才开始着手处理张剑的历年真题集,当然,每日的单词复习依旧雷打不动。每天一进图书馆,我就埋头苦背两个小时的单词,直到接近十点钟。我认为只要词汇过关,阅读理解自然不成问题,这样的时间投入是值得的。不过,早晨背单词不宜超过一小时,最好在九点之前完成。除了固定的单词学习时间,我得抓住零碎时段来学习,但这并不代表单词不重要,反而是需要更高效地规划时间,并且要坚持不懈地记忆,不仅要牢记词义,还要熟悉其各种用法和变形。
说实话,早起的一小时内我的精神状态并不佳,还未完全进入学习模式,这段时间用来背单词或作文挺合适的。进入十一月,我才全力专注于历年真题,但其实有点晚了,因为真题需要反复操练以挖掘其中的规律和解题思路。虽然之前尝试过一次,但到去年十一月几乎忘光了,重做了一遍效果还不错,阅读理解基本都能达到30分以上。每次做完后,我会逐句逐题仔细分析并翻译,这个过程耗时颇长。十二月,我开始背诵张剑精选的50篇热门作文,可惜实际动笔写作的机会太少,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作文能力提升有限。没有足够的实践,考场上的表现就会显得挣扎,现在回想起来,真应该每天坚持练一篇。作文这种技能确实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炉火纯青。到了后期,模拟题的练习也所剩无几,总的来说,真实的模拟训练还是太少了,未能找到临场的感觉。平时不付出汗水,战场上只会流更多的血!考研之路容不下任何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至关重要。每一个元素的位置都反映了其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这是理解无机化学的关键。要深入理解周期性规律,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电离能、亲电性等的变化趋势,这将帮助预测元素的行为。
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形成机制和性质。无机化学中涉及大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对这些内容,理解反应原理并能够进行定量计算是非常基础也十分重要的技能。
再者,了解晶体结构和固体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晶格类型、布拉维系统、空间群等,它们直接影响着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行为。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和能级,对理解分子轨道理论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深远影响。
在学习方法上,我主张结合理论与实践。一方面,扎实阅读教科书,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和公式,另一方面,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特别是无机化学中的计算问题,只有凭大量的练习真正熟练掌握。
利用网络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例如,观看相关讲座视频,参与在线讨论,或者查阅最新的科研论文,都帮助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我建议大家建立自有的知识体系,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这样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定期复习也很关键,避免“学到后面忘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