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政法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对政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因为去年差点在这一科上栽跟头,尽管总体成绩还算理想。我从九月起就开始着手复习政治,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当前时事五个模块,每个部分的重点各有不同。我要强调的是,单纯听讲座是不够的。听完一堂课后,我会查阅肖秀荣的教材来巩固和完善理解,接着做肖秀荣的一千题,第一次使用铅笔作答,标记出不确定的题目后再擦去答案。第二次复习时,只需关注之前标记的部分,并测试自己是否还记得正确答案。
具体到各个科目,首先是马哲,这门课绝对需要认真聆听,即使是讲师略过的部分也得自我研读,不能完全依赖讲解。马哲这部分变动不大,课程紧凑而系统。其次,毛中特的关键在于宏观理解和关联分析,不要局限于个别小节,我在听完课后经常回顾讲义,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收获颇丰。再者,对于史纲,可以在疲劳时作为放松,虽然讲述不深入,但足以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年的时事热点。至于思修部分,我采取每天总结一章的方法,用了八天完成,自己动手绘制章节结构图并记录内容,效果显著。最后,时事政治部分,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小册子,反复阅读以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说一个做题小技巧,大家做题,一般会有这种感觉:有两个选项很容易排除了,还有两个犹豫。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做错。我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在核对答案前,对每个拿不准的选项,把想选它的理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在总结过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后,再核对答案。然后再来看,哪些理由站得住,哪些站不住,由此总结出正确答案具备的一些“因素”。当一个选项具备2-3个站得住的“正确因素”时,那它往往比另一个只有1-2个“正确因素”支撑的选项更容易是正确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关键。对哲学部分,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念,有助于深入解读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学则要关注资本的生产和流凭程,特别是剩余价值的产生。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要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这部分的学习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尤其是研读原著,如《资本论》等,以深化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更侧重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学习,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解这些思想如何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开放政策,都是需深度剖析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点,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也需深入理解和论述。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读、思、写、讲”的原则。大量阅读原著和相关文献,深入思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定期写作笔记和论文以巩固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凭讲解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我还利用历年试题进行模拟训练,了解考试的出题思路和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