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看法是,以下步骤必不可少:仔细研读大纲解析两次,肖秀荣的1000题也要完成两次(一次正规做,一次专攻错题),同时配合风中劲草教材和习题各一遍,还需要熟记二十天二十题,以及深度理解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尤其是选题部分,要求倒背如流!)和任汝芬及风中劲草的最后四套题。
首先,大纲解析绝对关键,没有任何其他资料可以取代!必须认真研读至少两遍,如果对政治不感兴趣,更要多加阅读!其次,1000题因其经典性,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工具。碰到难题时,别急着看答案,先在大纲解析中寻找解答,并做好标记。同时,重温错题也是提升选择题准确性的秘诀之一。
风中劲草善于提炼要点,其练习题设计合理,包含了历年真题,但其内容是精华版,建议作为补充,大纲解析仍是基础。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命中率极高,今年预测至少三道主观题,一道相关,去年则是两道。这系列试题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使用过的人深有体会。
至于二十天二十题,注重简答题;风中劲草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则更偏重选择题。我本人并不惧怕政治,从九月大纲解析发布后开始复习,没全文背诵大纲解析,只专心记忆了二十天二十题和肖四,考试时选择题感觉良好,简答题也有充足准备,因此成绩还算理想。但如果你觉得政治难啃,最好多花时间,毕竟考试时政达不到分数线会很不利。
考研数学方面:
四月初启动数学复习比较适宜,我主攻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汤家凤的1800题集。对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的同学,首推参加辅导班,因为扎实的基础至关重要!重复强调,基础真的很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务必记好笔记,第一轮结束后要回看,你会发现很多独特的解题技巧,尤其是中值定理部分特别出彩。暑假结束前,数学至少要完成一轮复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九月可以着手做180题,针对薄弱环节查阅笔记,对难题多加归纳。十月中旬,你可以开始做历年真题,个人认为做近十五年的真题就足够了。真题完成后,就要接触模拟题,我认为多做模拟题非常有益。一方面,真题中的许多问题在其他习题集中可能已出现,需要通过新题来保持手感;另一方面,根据近年来的考试趋势,一些模拟题与真题相当接近。越多的模拟题练习越好,以下是我推荐的几个系列,按优先级排序:合肥工业大学的五套卷,包括超越卷和共创卷,李永乐的6+2,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英语阅读我个人的经验就是真题,真题,还是真题!重要的事说三遍!我整个考研生涯,英语复习资料除了单词就是真题。单词可以用纸质版的单词书。单词每天背,翻来覆去地背,不要间断。真题也是翻来覆去的看,甚至看到最后,我看个标题就能想起来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最经常死磕的长难句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土力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土壤的基本性质。这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形状、密度等,以及化学性质如酸碱度、含水量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土壤行为的关键。我会建议大家凭实验和实地考察来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理论是土力学的重点。需理解剪切强度、孔隙压力、有效应力等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进行土体稳定性分析。这部分知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建议多做题,尤其是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再者,土的动力学特性也是考试的重点。例如地震荷载下的土体反应,场地效应,土的液化现象等,都需深入理解并能进行相关计算。对这部分,除了理论学习,观看相关的实验视频也能帮助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动态过程。
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地基处理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需熟练掌握各种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如瑞典条分法、圆弧滑动面法等,了解不同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性,比如深层搅拌法、强夯法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相结合是最好的策略。除了课堂上的讲解,自我阅读和讨论同样重要。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参加学术讨论,或者参与模拟实验,都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定期做题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应对考试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