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质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临近考试快1个月才开始看政治的,买了肖的1000题,考试大纲,肖的8套题等等,,,最后坑爹的是背了一套蒋中挺的最后5套,大题一个没压中,考试全靠编呀,说起来都是泪,当时真的担心政治不过关,真的是万幸了。所以说政治选好最后几套题真的很关键,还是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4套题,据说每年都很稳定,背了过关肯定没问题,反正政治你考100分也没用呀,总之,对于政治,个人建议最关键的是最后几套题的记忆!ps:肖秀荣《1000题》 刷两遍即可。我第一遍是看完一章精讲精炼在做选择题,然后第二遍刷题的时候,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就在精讲精炼上标记,后期复习的时候只看标记的内容了。
考研数学方面:
七月份开始一定一定要开始做复习全书!我不太喜欢有些人的说法,说什么什么书看了多少遍刷了多少遍,数学哪里是可以看就看会的,一定要动手去做,并且一步一步来绝对不可以看答案!我当时全书一共做了3遍,第一遍可能会比较慢比较吃力很多题都不会,没关系,这时候应该做一个记号,这样下一次方便我们找到一些不会的题目和知识点再进行复习。做标记很重要,这关系到你后来的复习计划,比如划√的表示这道题你完全不会,划?的是由于你粗心导致的错误,划※表示你可能只做对了一半或者知识点没有特别清晰需要再做一次等等。做一遍要有做一遍的价值,不能等到再拿到手里的书都不记得当初自己哪里学的不够好哪些学的还不错,这样给我们第二次的复习节省了时间并且标记了重点。当时我做全书到第三遍的时候也并不是说又把所有的题目全部做了一遍,只是把一些我常出错和不会做的题型拿过来又做再总结,可惜也许自己头脑不灵光最后的最后还是有些题目没有想明白。全书第三遍搞定后,基本上就不看全书了,把它留下来当字典用,做题时碰到不熟的知识点再翻下全书。最后两个月就是做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也是模拟真实考试那样,早上抽出3个小时来做,一套一套做下来,并且把不会的认真分析,直到弄懂为止。
考研英语方面:
我就强调一下作文,我十一月中旬就开始整理作文了,我综合了王江涛的作文讲义,黄皮书,考研英语作文(绿色),考研论坛的范文,我自己的写作,整理了十篇小作文,十篇大作文。全盘照搬别人的范文不符合我自己的写作习惯,我背诵起来也很吃力,所以我就参考几家,自己写作范文,这样难度符合我自己的水平,背诵起来也很快。因为有自己写,所以我在考场上提笔写作才一点不觉得生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综合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地质构造、岩石矿物、地层岩性、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对地质构造,要深入理解地质年代、构造运动、地质图的阅读和解释;对岩石矿物,要能识别常见岩石和矿物,并了解其物理性质和形成条件;地层岩性的学习则需具备一定的沉积学知识,理解不同地层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对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的学习是关键。你需熟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影响及防治措施。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更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水文地质学是综合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的形成、运动规律、水质问题以及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的关系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地下水的计算,如补给量、排泄量、含水层参数的确定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将各部分知识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多做题,凭解题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特别是历年真题,它们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考试的侧重点。实践操作也很重要,比如实地考察、模型制作等,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互相启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