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政治复习时,大部分考研者初期都会选用肖秀荣教授的教材。待到10月,教育部会发布考研政治大纲,建议购买以供参考。前期阶段主要关注选择题,肖秀荣的1000题是绝佳练习资料。进入后期,背诵肖八和肖四的大题,应对材料分析题将变得游刃有余。此外,可以结合辅导机构的资料进行记忆,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论述内容。必备书籍方面,肖秀荣的全系列自然不可或缺。《风中劲草》是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包含了大量知识点,我反复阅读多次,对提升选择题能力大有裨益。相比之下,《红宝书》的重点不够鲜明,还存在不少错别字。而《任四》中的错误较多,选择题部分颇为奇特。我个人在这门课程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每天都至少花费半天来学习,最终我的选择题部分做得相当出色。《风中劲草》值得多看几遍,无需死记硬背,熟悉内容就能在做选择题时迅速识别。对于政治这门课,稍加努力便能看到成效,但想要取得极高分数可能颇具挑战性。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基础薄弱一点,数学的学习也分了基础期、强化期、冲刺期。由于好几年不学,高中数学忘了一部分了,所以我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学的,奉劝基础还行的同学就直接上高分吧!我基础差做不会,然后就重新看课本,这才弄懂了不少,我是把基础的先写了,提高篇后写跟基础的错题一块写的。我写的时候会用不同的记号笔标明错题、陷阱题、重要题目等,下次再做心里有数,然后再强化期把高分过了四遍,我反正觉得题不在多,在会在精,体型就那么个体型,翻来覆去举一反三即可。然后巩固期和冲刺期再看真题,真题一定要好好做,错题反复做,真题参考价值超过任何资料和模拟。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最好先从高频的开始背,高频的背好了之后,最好再扫扫真题,真题中的生词绝对要全部都搞定!因为本人的英语成绩不太差,所以学英语在某方面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所以我建议将背单词成为你的习惯!这并不难,难的是要克服你的惰性。复习的时候我有一份考研翻译的单词表,这里面的单词与考研高频词汇有些不同,因为现在的翻译题出的很阴,很多是熟词僻意,这份单词表会有很大的用处,一定要搞定不能有生词。另外,除了小作文有固定的格式还有大作文的开头结尾的客套话,我不建议大家使用什么模板,毕竟模板是千篇一律,阅卷老师也能看出来是模板。不要总是想着在最后突击背下模板就万事大吉。很多东西在平时不积累,考试时是没办法顺畅的拿出来的。但是可以自己对大小作文的套路进行整理,哪些句子比较常用,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框架思路,这样既不千篇一律,自己也能烂熟于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至关重要。GIS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它是一种集成空间信息、分析数据并进行决策支持的科学方法。需掌握地理坐标系统的种类和转换,了解空间数据的结构,如矢量和栅格模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还要对空间数据分析的基础,如拓扑关系、缓冲区分析等有深刻的理解。
编程能力在这个领域同样重要。Python是GIS领域的主流语言,要熟练使用GDAL/OGR库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利用NumPy和Pandas进行数据分析,以及使用ArcGIS或QGIS的API进行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了解数据库管理,如SQL,对高效管理和检索大规模空间数据也是必要的。
再者,项目实践是提升GIS技能的关键。凭完成实际项目,比如城市规划、灾害风险评估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这个过程中,需学会如何定义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选合适的分析方法,清晰地展示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同样重要。许多GIS项目都需跨学科合作,理解和解释工作给非GIS背景的人听是一项挑战,但也是一个提升自我表达和协作能力的机会。
持续关注GIS的最新发展和技术趋势也很必要。GIS是一个快速发展且应用广泛的领域,新的算法、软件和硬件不断涌现,需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拥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