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会计学院会计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大纲是在九月中旬发布的,而我大约在十月才着手复习政治。我选择的参考资料是任汝芬的序列一,个人觉得相当实用。同时,我也进行了大量练习,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和任汝芬的2000题(序列二)。尽管错误率颇高,但我对序列一仔细研读了一遍,并反复回顾了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后期的大部分下午时光我都专注于政治学习。序列二由于缺乏答案解析,让我颇为头疼,建议其他人谨慎购买。
至于大题部分,我一直拖到十二月底还没开始记忆。直至考研前夕,我才匆匆浏览了肖秀荣与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预测题,其中任汝芬的题目给我的感觉一般,所以我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题中的大题,尽量加深印象。关于资料方面,除大纲外,我使用了肖秀荣的所有资料,包括1000题、八套卷和四套卷,冲刺阶段还额外购买了蒋中挺的五套题。我对肖秀荣的1000题复习了四遍,这使我在基础知识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后期,我几乎能在十分钟内完成所有模拟试卷的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从大三的下学期开始复习的,我得复习方法是看一章的课本做一章的全书,包括例题与习题,但是课本的习题直接略过了,没什么价值,例题可以看看。我用的是二李的全书,非常经典,由于历年数学考试大纲几乎不会改变,所以用去年的书是可以的,这个看自己的选择吧,不强求。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底子较弱,初期主要依靠朱伟的《恋恋有词》打基础,接着便专注于历年的真实试题。对于过于陈旧的题目,我没有涉及,仅集中精力于近十年的试题,并且需要多次重复练习,即使记住答案也不能掉以轻心。务必深入理解每篇阅读和翻译,包括每一个选择项的设定。真实试题的价值不可忽视,随着复习深入,你会愈发珍视它们,但由于数量有限,只能不断重做。市场上的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与真题相比相去甚远,我和同学们看了几道题后就决定放弃。进入十一月,便是全力冲刺阶段,依然以真题为主。单词贯穿了我的整个备考过程,直至最后一周,我仍在坚持记忆。《恋恋有词》大概背了好几遍,红宝书则翻阅了两轮,次数不是关键,关键是真正记住。十月份起开始着手准备作文。推荐使用王江涛的《高分写作》,看看历年的高分范文,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那么高深莫测,基本都是常见词汇搭配一些亮点句式。针对每个主题,查阅高分范文,摘录适合该主题的精彩句型并熟记,挑选一篇你喜好的文章进行背诵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的选、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解能力。
对微观经济学,重点在于理解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成本收益分析等基本概念。其中,市场均衡、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理解和计算是常考点。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不同市场的特性也很关键。
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经济增长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IS-LM模型、AD-AS模型等是核心内容。理解宏观经济指标如何影响经济运行,以及政府如何凭政策干预经济,这些都需深入思考和实践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建立起经济学的逻辑框架,把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理论学习不能脱离实际,多看案例,理解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再次,大量的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做题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加深记忆。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的好方式,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学习。
对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先系统性地过一遍教材,精读历年真题,找出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定期回顾,防止遗忘,保持知识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