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财保险学院社会保障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种类繁多,但是有一本必买,大纲解析。而且最好买正版的。放弃大纲解析,那才是本末倒置,核心考点只是让你知道哪里重点,但句子还是要按红宝书上的来。政治最重要的是毛概和马原,近代史我基本放弃不看了,因为高中是学文的还是比较有自信的。关于做题,买了陈先奎的2000题,我觉得陈的题很细,当然也有很多很废。还是那句话,不用纠结到底用哪本书,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到后来也有跟风买了20天20题,觉得那种就只是穿线的,别指望能压中。最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自己做专题,至关重要!考研政治很大的特点就是跟时事结合非常紧密,上面说到五个知识模块虽然在分值上各有侧重,但是总体来说其实还是可以用一些热点事件贯通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至四月底,我集中精力研读高数教材,课后习题是关键环节,完成例题与习题能奠定坚实的高数基础。起初,我忽视了课后习题,这让我在后续实践真题时频频受挫。我选用的是李永乐全书中的高数章节,对于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则直接采用李永乐的线代讲义及王式安的概率讲义,这样的学习方法成效显著。一开始接触概率论时,由于大二时未曾专心听讲,感到有些困难,但一旦进入状态,就会发现它是相对简单的。我先看了张宇的概率论,却觉得内容不够精炼,难以理解。于是,我反复研读推荐的资料三次(还包括一本随全书赠送的配套练习,这也做了一遍,不过不做也无妨),直到十月末。接下来,从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历年真题,完成了近二十年的试题,尽量保持每日一练,严格控制时间,标记出不确定或不会的题目,然后对照答案评分,回顾相关知识。所有真题至少过一遍,再重复一次。最近两年的真题应保留,在考前几日作为模拟。十二月以后,重温基础知识的定义笔记等,有条件的话,可尝试张宇的最后四套卷,其难度较高。此外,我购买了660题,专练选择和填空,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做了一些便放弃,建议十一月前有余裕的同学可以试试,这对选择和填空题有很大帮助。再次提醒,务必扎实基础,切勿急于做真题,大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必须掌握,无论你认为是否可能考到,这是经验之谈。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一战时忽略了作文,二战就很重视,很早就开始每天背汪江涛高分写作,最后大概大作文背了15篇,小作文背了20篇,自己练笔写了几篇,没用万能模板,自己准备了些句型,框架,佳句,考试时还算淡定,能用出来。我觉得背的量要有,最重要的是背得熟,能写出来,积累得多了,不管写什么题目,自然能够发挥。阅读两年都用丁晓钟的超精解(强推),二战结合了何凯文的,但还是觉得丁的最管用,解析得比较透彻,让人形成思路,重在理解,我做了英语真题加起来大概有6遍了,也没有做模拟题之类的,就是一直研究真题,研究到后面还上瘾了,考试时居然一点不紧张,很从容地完成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目标的学科。你需掌握如决策理论、组织行为、领导力、计划、组织、控制等核心概念。理解这些基础理论,能帮助你构建起对整个学科的宏观框架。
深入研究管理学的经典理论。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不仅要它们的内容,还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再者,案例分析是管理学中的重要部分。凭分析真实的商业案例,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库,或者选一些贴近当前经济环境的案例进行深度研究。
管理学也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并熟悉各种管理工具和技术,比如SWOT分析、PESTLE分析、平衡计分卡等,这些都是考试可能会涉及的实际操作题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读-记-练”的模式。阅读教材是基础,笔记整理则是深化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做题和模拟考试则能检验学习效果。定期回顾和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管理学的知识点繁多,不常温习容易遗忘。
我还推荐参加一些在线讨论或研讨会,与他人交流能够碰撞出新的思考,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管理学的内涵。
保持好的心态是关键。学习是一个持久战,需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时,别忘了休息和调整,好的状态带来高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