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会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会计系会计学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厦门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科目毫不担忧,主要依靠配套的1000题和历史试题集。前期阶段,我投入大量时间解答无数选择题,基本上把2000年后能找到的所有题目都做了个遍,因为快速解决选择题是取得高分的关键积累。进入后期,我开始结合错误或已解的大题材料进行学习。我个人倾向于理解而非死记硬背,所以我会购买肖和任的题集,对比分析他们从何种角度解读问题,并找出他们答案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同时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不同章节,发掘更多的分析视角。
这样做题目的目的是寻找答案的缺失之处,这样的视角自然更宽广,反而能记住更多信息。有时候,当你做了很多试卷,看了许多主观题的答案,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分析角度和方法来探讨。面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应该把所有能想到的观点和方法都列举出来,写在答题纸上。在我们的政治考试中,你不必担心是否会偏离主题,或者回答六七点中有几点不切题。实际上,阅卷老师更怕你的答案不够丰富和深入,而不会因为你引用的知识点广泛而扣分。近年来,考研的趋势是鼓励考生自由发挥,了解这一趋势将有助于你更加自如地准备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推导一遍。大三下那一个半月,我主要复习数学,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就是单词,单词书有很多,其实随意一本涵盖考研词汇的词汇书就可以,每天背一个单元,第二天拿出几分钟重复一下,前期一定要好好背单词,我到强化和冲刺就把单词放下了,但是后来练习写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都不会写了然后又拿出来单词书每天背了背,所以说单词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每天积累几个好的短语,说不准写作的时候就用上了。其次是阅读理解,一个选择两分,所以考研英语里阅读理解自然是重头戏,然后是翻译,我一开始是把所有的真题的翻译题在一个小本上抄下来然后每一天翻译五个句子,后来发现自己明白句子的意思就是翻译不出人话,再加上有点拖延症就一直没在意,直到考前一个月自己模拟了一次英语真题,发现自己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赶紧去用A4纸把真题的所有翻译的正确答案和拆分重新整理了一遍,剩下一个月每天早读的时候读上五句,反复重复,这样会发现自己的翻译水平潜移默化提高了不少,这次考试感觉自己被新题型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翻译几乎没有读上下文,大体扫了一眼直接翻译的,应该得分也不是很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活动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并掌握各个管理模型和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案例分析也是提升理解的重要方式,凭实际企业的运营情况来应用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管理学还强调批判性思维,对每个理论,都应有独立思考,理解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
管理经济学则更偏向于经济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这需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解供求关系、市场结构、成本理论等内容。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将经济模型与管理决策相结合,例如,运用边际分析法去决定生产量,或者利用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投资决策。管理经济学的学习不仅需理论知识,也需定量技能,掌握好基本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和统计,是非常重要的。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我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凭与同学的交流,我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能帮助我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这对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管理学还是管理经济学,都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比如,管理决策往往基于经济原则,管理理论又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融会贯通,建立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是学习这两门科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