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化学系材料与化工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参考资料包括肖秀荣的千题集和风中劲草的三套教材。尽管肖秀荣的书号称“千题”,实际上恐怕超过了三千道,再加上风中劲草的完整一册,我总共完成了大约四五千道政治选择题。我的学习方法并非单纯追求数量,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接触各类题目来提升自己。每做完一轮,我会标注错误和靠猜测答对的题目,以便在下一次重做时专注于纠正错误。如果第二次还犯错,我会再次标记并进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的复习,尤其对于像马克思主义原理这样难度较大的章节,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我对自己的政治复习态度诚恳,过程中的感受也是积极的,然而考试结果却不如预期,只能一声叹息。政治高分的关键在于选择题,特别是多选题,因此大量练习、深入理解答案解析、揣摩命题人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政治复习需要多做、多看、多思考、多对比、多总结,拓宽知识领域有助于解答选择题。同时,关注时事热点,并通过浏览考研专家的微博了解那些课本上不易接触到的新鲜话题,也是非常有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方面,我已经反复研读了全书多次,并在暑假期间深入学习了张宇的36讲,同时记录了重要点。对于数学,我相信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了解,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基础知识,而实际题型变幻莫测。以我个人为例,我完成了复习全书的所有习题,同时也多次重温了书中的例题。我还多次练习了汤家凤的1800题基础部分,这本书特别适合巩固基础,题目间的关联性强,解答也非常详尽。暑期时,我购买了张宇的1000题,但必须承认它的难度较高,我大约完成了两遍,这让我进入了九月。此时,启动历年真题训练正合适,推荐选择试卷形式的真题,按正规考试时间自我模拟。你会发现许多真题基础扎实,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有信心拿到满分。做完真题后,记得总结,了解哪些题目和知识点经常出现,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几轮真题后,可以尝试一些模拟题,比如汤家凤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挑战较大,可能会有些挫败感,另外还有合工大的8套卷,听说有人曾遇到过原题,不妨一试。
考研英语方面:
因为我英语基础比较好,阅读不是什么难题,就是大小作文我基本没有写过,重点我是放在背作文上的,十一月份开始背范文,大小作文分别背了十几篇,每种类型的作文至少背一篇。背作文我建议先背中文翻译,然后按照中文去背出英文。我认为背作文关键不在于背,而在于要默写地正确,我都是背一遍,然后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反复默写了好几遍。临考前半个月,大小作文我都总结了自己的模版,小作文按类型总结,其实也不多。大作文按照积极、中性、消极总结了三个模版,到时候可以直接替换主题词。今年考场上的大小作文类型都是我之前背过的,几乎可以全文使用,所以作文就是替换主题词,直接默写了。PS:英语作文书写很重要,十一月份我买了王江涛的英语字帖,每天练十分钟,坚持了一个多月,非常有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物理化学学习的第一步。物理化学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核心的概念,如吉布斯自由能、反应速率常数、波函数等。这些概念不仅需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例如,吉布斯自由能是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标准,理解它的本质帮助预测和解释许多化学现象。
掌握公式和计算技巧。物理化学中有很多复杂的公式,如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朗缪尔吸附理论等。这些公式并不只是用来记忆的工具,是解决问题的武器。要凭大量的习题练习,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并学会灵活变形,以适应不同的情境。
再者,实验与理论结合。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往往需凭实验来验证和深化理解。即使是在复习阶段,也应该尝试理解和解析实验数据,用学到的理论去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帮助巩固理论知识。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是物理化学考察的重点。很多题目会设置复杂的场景,要求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解答。这就需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训练自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将大问题拆解为小问题,逐个击破。
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我建议每周或每两周做一次全面的复习,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以此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