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开始太早,我是大概9月份开始的,精讲精练就可以看作是课本,先看一节精讲精练再做对应的1000题。(1000题至少要做两遍,所以建议第一遍的时候用铅笔或者将答案写在别的本子上,一定注意标注错题)1000题几乎涵盖了除时政外的全部选择题知识点,所以一定要吃透。一般考试时选择题的情况就直接决定了政治分数的高低,大体不容易拉开差距。到了后期就是背肖四肖八,肖秀荣每年都会压中一些大题,而且背这个更重要的是让你学会很多政治性的语言,考试时有话可说。有些大神推荐买一本大纲来看(粉红封皮),我也买了,但内容太多,我没怎么看,后期主要弄专业课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关键,对于每个备考数学的人来说,都应将主要时间投入其中。必须投入大量时间来理解概念和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要以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因为并非每年的数学考试都如2017年那样简单。考虑到教育部在2016年和2018年设置的难度,我们不能排除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的可能性。我没有选择张宇的教材进行复习,可能是因为觉得某些部分稍显困难,我选择了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全套书籍,还附带一本同步练习册和660题集。初次复习就围绕这些材料展开。
重点不在于做多少题,而在于质量。我在7月至10月间将全套书和习题集各看了一遍,每道题都做了两次,接着完成了同步练习册的所有题目。进入10月至11月,我专心攻克了660题中的选择题(尽管名为660题,实际上将近1000题),大约500题,它们设计得很精妙,我做了两遍。填空题部分我觉得较为繁琐,就没做,但我建议有能力的话还是完成,这对巩固基础很有帮助。到了11月至12月,我专注于2000年至2016年的考研真题,全部做完并深入研究错误题目。最后的几周,我购买了张宇的八套模拟卷,并做了最近两年的真题,以保持解题状态。
我个人认为,对我能力提升最大的阶段是在刷李永乐660题和历年真题时,那时我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解题节奏。考研数学的题量相当大,共有9道大题。我按照顺序解答,这取决于个人习惯,但关键是建立并保持自己的解题节奏,切勿盲目跟从他人,考试中突然改变策略是不明智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从4月份就开始了,当时在看语法,看完形和PartB,背单词。当时背的还是红宝书,每天两个单元。背完之后又买了恋练有词,每天背一个单元。随后暑假开始就是长难句、阅读和写作了。买的是何凯文的三本书+何凯文的时文精析,每晚睡觉前都会看每日一句,然后将真题里的翻译都自己认真翻了一遍。长难句和阅读是同时开始的,买了阅读150篇,每天基本都会做4篇。写作的话是大概10月份开始的,把小作文的各种题型都背了一篇,写了一篇,让自己熟悉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大作文就是开始积累素材,背句子,背范文,同样要自己写,背了之后一定要自己写一篇,因为平时不写的话最后考试你即使有素材你也不知道怎么用。我觉得英语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每天英语都不会断,即使这一天看的特别少,但也会看一点英语,这也是培养自己英语素质的一个过程。英语真题平时做就可以,不用留到最后做,英语就是得阅读者才可能得天下啊。所以想高分的话,阅读必须高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主要涵盖了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它们灵活地应用于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中。
对电路元件的理解是关键。电阻、电容、电感不仅仅是符号,它们代表了能量的不同形式和转换方式。例如,电阻消耗电能转化为热能,电容储存电场能量,电感储存磁场能量。理解这些物理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机制。
掌握电路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则保证了电路的节点电流守恒和回路电压守恒。这两个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工具,凭它们解出电路中的未知量。
再者,网络定理的应用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叠加定理逐个考虑独立电源的作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则将任意二端网络简化为等效电源,大大降低了分析难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动手实践至关重要。无论是使用Multisim进行虚拟电路实验,还是亲手焊接制作实物电路,都能帮助直观感受电路的工作状态。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不二法门。遇到难题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者利用已知的定理来简化问题,这样不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升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