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西方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厦门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长时间未接触政治,我报名参加了辅导课程,发现受益匪浅。从7月中旬课程启动,一周密集学习后,我每晚都会复习讲义。课堂上的专注让我记下了不少内容。9月份我才开始阅读肖秀荣的教材,但这显然有点晚,周围许多人早已开始。我看书时会标记我认为重要的部分,并配合每章做1000题,记录错题。到10月中旬,我已经完成第一轮这样的学习。第二轮,我专注于之前标记的重点,再次做1000题并使用彩色笔标注重复出错的题目。11月中旬,我购入了风中劲草,但由于内容繁多,我只是浏览了两遍,同时每天做一套历年真题和1000题的错题。12月到来,各种模拟卷纷纷发布,我强烈推荐肖秀荣的4套卷和8套卷,其他如蒋中挺、任汝芬、米鹏、石磊等人的资料可以用来练习选择题。至于主观题,各导师预测的题目大同小异,各有侧重。模拟卷出来后,我就开始背诵大题。可能是我对政治不够敏感,我发现大题很难记住,需要大量时间。我最大的失误是在最后的二十多天里同时背诵肖4和蒋5,这使得我在有限的时间里无法充分掌握,考试时面对的大多是肖4的题目,但由于记忆不牢固,答题并不流畅。此外,我觉得选择题也有一定难度,最终得分仅为60分。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660道题目之后,接下来应当接触一些真实的考试题目,因为之前的阶段主要是为了奠定扎实的基础,现在需要了解考研数学的实际考察方式。我选择了李永乐的《数学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它非常实用,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过去十年的全套真题试卷,而第二部分将这些真题按照各个章节重新编排。这种方式让你可以通过阅读第二部分,清晰地了解每个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是如何被考查的,以及哪些是经常出现的重点。我当时选择先读第二部分,并按照章节顺序逐一完成了所有真题,以此理解不同部分的特点并找出共通点,从而识别出哪些内容更为关键,哪些相对次要,以便针对性地备考。这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无论你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在开始复习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教材一至两遍。这样做有助于那些学过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人重温本科知识;而对于未曾学过的人来说,对照大纲学习知识点是建立牢固基础知识的关键,为解题做好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考研的核心是词汇,我认为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我们的最终分数。时常有人声称即使不完全理解文章也能答题正确,对此我不敢苟同。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扎实的词汇基础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暑期实现显著的进步。我选择的是绿色封皮的随机排序版词汇书,实际上任何一本都相差不多,因为常考的词汇就那么些,关键在于能否坚持记忆,并且牢记于心。我有个习惯,每背诵完一遍,就会在书的首頁空白处做个记录,标出这遍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此激励自己。到了十月份,我已经完成了整整十二遍的记忆。之后直至考试前夕,我又重复了几遍,算下来至少十五遍。因此,对待单词,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心理准备。由于真题数量有限,我们需要额外购置英语模拟题来提高阅读量。处理模拟题的方式基本与真题相同,只是不宜过于纠结细节,毕竟模拟题的准确度无法与真题相比。答案的正确与否并不最关键,重要的是掌握解题过程,积累实战经验,找到解题的节奏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科学,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核心概念。在复习时,我将注意力集中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AD-AS模型、IS-LM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上。这些模型是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基础。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及其局限性也非常重要。我会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这些理论知识,并尝试用所学去解释实际的经济事件。
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市场结构和博弈论等。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原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成本最小化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特别地,市场竞争模式(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的理解需深入。博弈论虽然在许多课程中并非必考,但其理论框架对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非常有帮助。我建议在学习这部分时,不仅要公式和定理,更要学会运用它们去分析实际案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重于记忆。尽量去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经济逻辑,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多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这会大大提高分析能力。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它帮助你整理思绪,提炼关键点。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如模拟试题,能帮你评估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不足。
至于教材,我个人推荐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这两本书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当然,配合教师的讲义和参考书,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