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清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的起步较迟,由于兴趣寡淡,总是断断续续地每隔两三天才能啃下一章。待到十月初才匆匆结束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猛然察觉时间紧迫。于是,每晚从10点半到回到宿舍后,我会独自溜到走廊上继续复习,那里灯火通明。深夜里,我坐在冷硬的地面上,一边借助微弱的灯光吞云吐雾以提振精神,一边手握肖老师的精讲精练,红笔与黑笔交替勾勒重点。先仔细阅读文字部分,然后做对应章节的习题(我早已为整个考研过程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明确了每日的学习内容和量)。完成精讲精练后,接着刷1000题,之后是肖八、肖四,后来还加了蒋五,直至考试前一周未曾间断。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日复一日地狂热背诵肖四,仿佛那是我的救生索。尽管考试时觉得大部分题目都在预料之中,但最终成绩并不尽如人意,留下一丝惋惜。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我开始从基础复习,把复习全书和课本都过了一遍。十月我把660题做完了,然后再回过来把暑假练习过的题目里的难题、错题和660题里的错题难题重新做了一遍。10月份一开始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我没有做太前面的,就开始从05年做到了16年的,前期基本保持一天一套的状态,后来稍微缓了下,两三天一套,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做完了这些真题。这里我想说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做试卷的频率可以不同,但是每套试卷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拿出考场的状态来做,然后考完严格批卷,搞懂错题难题。真题做完之后,我就开始做李永乐的冲刺六套卷和张宇八套卷,这些冲刺卷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不用太在意分数,它们就是用来巩固知识点和保持状态的,没有规定必须做,重点还是在真题。总之在剩余的时间,我就做冲刺卷,然后边做边看之前的错题,把平时练习题、660题、真题、模拟卷错题反复看。11月以后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四个小时左右了。但是8套卷能让你清醒,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认清现实才能百战不怠。
考研英语方面: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英语学习策略,对我而言,我并不热衷于机械地背诵词汇,特别是用枯燥的单词书来记忆。然而,词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倾向于在阅读中掌握它们,每次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我都会尽力去理解全文的大意。通过大量的阅读,你会发现某些词汇频繁出现。其次,关于英语写作,我不推荐过早地专门准备。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实用的句子。如果你缺乏持久的毅力,那么一个小技巧是在考研前一周,提前构思并编写一篇通用性的作文,确保它能够适应各种主题,只需在考试时将关键词插入,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句子通顺。这种方法效率颇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要求高的学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门课程的基本框架有清晰的认识。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如污染的来源、过程、影响以及防治策略,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深入理解环境系统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至关重要。比如,环境化学部分要掌握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生物学则需了解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机制;环境工程学则涉及各种污染控制技术和设施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重点内容。
再者,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环境保护的最新进展也是提高分数的关键。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尤其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成果,帮助你理解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也能为论述题提供素材。
在学习方法上,我个人建议采用“三步法”:预习、听讲、复习。预习时,先自行阅读教材,标记不理解的部分;听课时,重点关注预习时的问题,做好笔记,记录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复习阶段,则需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网络,并凭做题来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可忽视。凭做题,你了解试题的难度和出题模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提升你在真实考场上的应对能力。
保持好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