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了解知识点是必要的,但我初期侧重于分析历年真题的选择题,从中提炼出常出现的误导选项,因为这些常常被用作迷惑考生的工具。至于主观题,我仅概览了答题技巧和构思方法。大约在10月中旬,我才正式启动深入的政治复习,特别是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后期,我把重点放在了肖秀荣编写的模拟试题上,每道题我都仔细研读,并记忆了一部分。结果在最终的考试中,我发现很多题目都在我复习的范围内。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的学习,每个人的体验各异,我本人就对数学颇有兴趣,但我的主要短板在于粗心大意,常常在计算上出错,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劣势。因此,尽管我对每道题目都能形成一定解题思路,却总因小错误而丢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稳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的数学辅导书籍,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购入新的参考书,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刷题来提升数学水平。然而,刷题之余,总结反思同样不可忽视。总结来说,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充足的实践训练。积累基础知识需要持之以恒,最终会形成每天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训练,仅仅理解如何解题并不足够,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如此一来,考试中的失误才会减少。我还购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数学解题方法大全》,这本书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但题量极大,如果你对自己的解题速度缺乏信心,建议慎重考虑。即使我认为自己的速度还算快,也只完成了三次。毕竟,题目的数量实在太过庞大。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暑假以前)可以背单词为主,结合真题。考研语法方面基本高中时候已经都学完了,而且整体考察的又很少,主要集中在翻译和作文,如果实在基础不好,推荐你可以买本高考语法去补习下。因为考研书籍这块写的还是不如高考研究语法那些人写的细。差不多了再专门学习翻译和作文就没什么问题了。具体语法应用我还会在翻译语法处提到。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做模拟题,因为出题的质量堪忧,思路也不同。真题至少做三遍,不要觉得做完真题就没事了,或者觉得做一遍都记住答案了,其实真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我最后真题都只刷完两遍,所以真题完全弄透很费时间,但也非常有效,希望大家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关注个体行为,如消费者如何做决策,企业如何追求利润最大化。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效用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均衡是关键。对这部分,我建议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并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知识,理解并掌握模型的应用。
宏观经济学则更注重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需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等。宏观经济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同样重要,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要关注最新的经济动态和政策,这将有助于你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理论。
发展经济学是连接微观和宏观的一座桥梁,它探讨了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重点关注经济增长理论、贫困与不平等、环境与发展等问题。阅读经典文献,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是提升这方面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精读教材,辅以参考书目和讲义。做一些历年的试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我还参加了一些讨论小组,凭与同学的讨论,深化了我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经济学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我鼓励大家结合实际案例去分析问题,这不仅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某个国家的环保政策如何影响其经济增长,或者探讨人口老龄化对资源分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