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郑大生态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郑州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配套使用,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我文科出生而且政治基础还行,当时肖秀荣1000题做完了以后又做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给做了后来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去复习。所以总的来说政治就是要戒骄戒躁而且每个要点都要看到看全,马哲的话只要理解了什么都好说,毛中特的话是纯背,毛中特是真心的没办法蒙和编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发现英语复习往往投入巨大精力,却短期内难以见效,考试后甚至怀疑复习的效果。这实际上涉及到正确的方法。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英语的学习,我相信大多数人都遵循这样的步骤,由此可见英语的重要地位。毕竟,掌握一门语言确实需要长期的沉淀,但也必须找到一种科学且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尤其是针对考研英语的复习。我想强调的是,在考研英语的复习中,真题的作用举足轻重,务必深入理解每一道真题。然而,如何有效地运用真题,其中大有学问。有些同学急于求成,短时间内匆忙完成多年的真题,一次性做多篇阅读理解或整套试题,仅仅核对答案和简单思考,之后便转向模拟题。我认为这是一种对真题资源的重大浪费,模拟题与真题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异,再优秀的模拟题也无法复制真题的水平,因为真题是由命题专家花费数月精心设计的,其难度平衡、选项设计和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无法模拟的。我自己通常一次只专注于一篇真题阅读理解,以实际考试的速度全心投入,然后对照答案和解释仔细分析文章、题目和选项,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随着时间推移,我会更熟悉真题的出题逻辑,做题的感觉也会更好。我不主张花费大量时间单纯记忆单词,觉得那样效率不高,而是通过做模拟题来积累词汇。至于作文,我的成绩一直不理想,也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办法,我觉得关键可能还是日常的积累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一门融合了化学原理和环境科学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环境系统中化学物质的存在、转化、行为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在这门课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基础化学知识是非常关键的,因大部分环境问题都凭化学的角度去解释和解决。
重点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形态、迁移转化规律,尤其是大气、水体、土壤中的化学过程;环境化学反应动力学,如污染物的降解、积累和转化速率;还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控制技术,这些都是考试的常考点。理解并能应用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沉淀溶解平衡等基本化学原理到环境问题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有几点值得借鉴:
1. **构建知识框架**:理解并构建环境化学的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这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2. **理论结合实践**:尽可能多地阅读实际案例,理解环境化学在现实中的应用,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做题,勤思考**: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教,切忌死记硬背。
4. **定期复习**:化学知识容易遗忘,需定期回顾,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反应机制和公式,要反复记忆和理解。
5. **参与讨论**:找同学一起学习,互相提问,共同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6. **关注科研动态**:环境化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动态,帮助把握学科前沿,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