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财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7月至10月,我专注于解答选择题的训练。进入11月,我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主要阅读肖秀荣老师的时政小册,并跟进最近的时事政治,而大纲中的第五部分则无需特别研读。对于真题的选择题部分,我挑选了过去十年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果时间紧迫,则集中精力做过去五年的题。到了12月,我转为背诵大题并参与模拟卷的演练,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模拟卷我都尽可能地去做。在学习毛概和史纲时,我推荐结合来看,可以先理解史纲后再深入研究毛概,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毛概的历史脉络。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来说,首先单词是基础,背单词是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任务,直到考研前一天。我刚开始接触考研单词时,只觉得又多又杂,背了以后似乎没有效果,转眼就忘掉。后来听过一次考研英语讲座后,我开始按照记忆曲线来记单词。每天看100个,在上面标注重复的日期,以第一天算起,第3天、5天、7天、15天、30天都翻阅一次,按照日期来重复该重复的内容。开始时我是以看为主,之后越来越熟悉之后,就用卡片遮住中文部分,自己回忆单词的意思,如果暂时想不起来就立刻看中文翻译,加深印象。这种方法开始时效果不显著,但在后期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有个弊端,重复的日期有时会重合在同一天,也就是有时一天要看的单词量特别大,我也苦恼过,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单词之外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说得特别正确。就英语来说,除了背单词,一战时我整个暑假的时间都花在了翻译真题中的阅读文章上,从97年到08年,每天下午翻译两篇,并工整地写下来。这不仅训练了阅读,同时也练了翻译。二战时因为已经很熟悉真题,我开始看张剑的英语阅读提高篇,将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划出来,分析其中的长难句,并且重复看,一段时间后单词量和句子的理解都有提高。将真题中的每一个单词、词组、长难句弄懂后,我将重心放在分析阅读题目的设置上,给每一个题目分类,在文章中划出与正确选项相关的句子,理清考点在哪。同时对错误选项也进行分析,弄清是张冠李戴、误解文意还是别的什么惯用的设置手段。如果真的分析通透了,拿到题目就能看出错误选项是哪几个,因为考研英语出题的干扰手段重复率特别高,这是我后面慢慢领悟到的。新题型我主要是做张剑的那本书,用铅笔做,考研前两个月开始,全部做完之后再擦掉重做。作文的话也是上考场前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下午写一篇,逐渐归纳自己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工作原理是我深入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基本理念、理论框架以及实践模式等内容。在学习时,我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需记忆,更需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应用情境。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有助于深化理解并拓宽视野。
社会工作实务则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训练。它涉及到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各种社会工作方法。我在复习这部分时,注重案例分析,凭模拟实际情境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会找寻各种真实的社工案例进行研读,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我还积极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以实践的方式来提升自有的实务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对理论部分,我会用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帮助整理知识结构,形成清晰的理解;对实务部分,我则侧重于实践和反思,不断试错和改进。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团队学习也是我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参加了一个备考小组,定期讨论难点,共享资源,互相激励,这种互动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