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国关国关院西方经济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国际关系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肖秀荣1000题,肖四,田维彬系列(一本知识点,一本预测题)。过程:九月份的时候大纲公布,买了一本大纲解析红宝书,一直到十月七号左右,订的风中劲草来了,开始政治复习。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先单选,后多选)。大约用了半个月,看了两遍风中劲草,做了一遍1000题。开始第二遍,看了一遍风中劲草,又做了一遍1000题(第一遍未在书上标记)。第三遍之后,只做错题。把1000题做好之后,选择题底气大增。再加上后期的几个模拟题,选择题够用了。关于模拟题,今年还是肖四压的好。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我的备考经历,首先要提的就是数学了,因为它无疑是所有科目中最关键的一环。从刚开始准备考试,我就已经开始研读数学了。对于高数部分,我主要依赖于复习全书。到了大约十月底,我转而去做历年真题,一套接一套。我觉得除了2016年的题目特别棘手之外,其他年份的试题都还算平易近人,所以就没有太过深入地去解题。随后,我开始了模拟题的训练,包括400题、八套卷、四套卷以及李永乐的模拟题集。这些模拟题让我受益匪浅,尽管每次做完都仿佛被鞭挞了一番,真题我能拿140分,但模拟题能达到120分就算不错了。然而,模拟题的价值更在于其命题思路,因为你无法预测哪些题目可能会在真正的考试中出现,分数固然重要,但理解题目的设计更为关键。如果给这些模拟题做个排名,我会说李林的最好(可惜我没做),其次是李永乐的,接着是四套卷和八套卷,最后是400题。个人觉得400题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但我强烈推荐大家在数学上多花时间做题,真题不必重复太多次,重点是要多回顾错误的部分。至于模拟题,说不定哪一道就是考试原题哦!数学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不断刷题!初期阶段,我还是建议以复习全书为主,多翻阅几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资料推荐:包括丁晓钟编著的考研英语真题深度解析(上、下两卷,涵盖了近二十年的试题)、全面解读英语真题的综合书籍、张剑编写的考研英语真题详解(以黄色封面为标识)以及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指南。此外,还有绿色无序版的考研英语词汇书和专门针对完形填空及填空式阅读的训练资料。众所周知,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在考研英语中占据了主要分数,许多攻略都会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个人仅专注于练习过去二十年的真题,并反复研习,但我的阅读水平仍待提升,因此在此不再详述。有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建议,提升阅读的关键在于全文翻译每篇文章,以此深入理解并掌握每个选择题的正误缘由。遗憾的是,我只翻译了最近三年的真题,所以对此体会尚浅。我认为阅读质量优于数量,过分设定如每日必做若干篇阅读或强制达成特定正确率的目标,可能并不利于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微观经济学则涉及到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博弈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等。这些知识点既是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对宏观经济的学习,一定要把握好总量分析与个体分析的关系,理解GDP、就业、价格水平等关键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供求曲线的绘制与解析是最基本的要求,理解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则是难点。例如,要清楚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如何凭改变产量来影响价格,以及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博弈论的应用题型越来越常见,需熟练掌握纳什均衡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阅读教材,理清知识框架。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你整理思路,加深记忆。大量练习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检验理解程度,也能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分配。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理解力的有效途径,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辅导班,听一听他人的观点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