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动力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动力工程硕士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动力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十月份起着手准备政治复习,入手了《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炼》(以下简称为精讲),这本书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以下简称为纲解)更早上市,大约在五月份就已经发行。起初我阅读纲解,并边读边标注,但由于全书都是黑色小字,我觉得难以突出重点,于是转向精讲,同时配合做书后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以及《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1000题》。每天我大概投入一个多小时,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近现代史的学习,并同步完成1000题。到了十一月,我开始使用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这本书把知识点梳理得条理清晰,很适合提炼重点。我通常会先快速浏览两到三节内容,强行记忆后再通过1000题来巩固,这样完成了毛泽东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部分。进入11月中旬,我开始了1000题的第二次刷题,有的题目还有印象,有的则感到生疏,但这没关系,1000题主要是打牢基础,有个大致的概念就行。之后购买了肖秀荣的关于形势与政策的书籍(名称类似),这本书讲述了当前的政策和时事,可以当作轻松的小说阅读,后面附有练习题。虽然知识点繁多,记住所有并不实际,但在实际考试中,时事部分占比颇重,许多基础问题都会结合时事来出题。到了十二月,我开始做任四、肖八、肖四的试题,这些几乎是每个考生必备的。对于任四和肖八,我只做了选择题,而肖四是选择题和大题都做,同时也背诵了。说实话,我对书本的记忆时间太短,仅在最后几天匆匆浏览了《20天20题》,直到考前一天才开始背肖四,结果考试时还没背完,看到原题真是后悔不已。如果有机会重新来过,我会按照这样的步骤:首先通读一遍大纲解析,搭配1000题练习,接着学习形势与政策并进行1000题的第二轮,完成任四和肖八的选择题,再看看马原的大题,最后要深入背诵20天20题和至关重要的肖四。强烈推荐大家务必掌握肖四的大题,这是备考的基本要求,只有熟记于心,答题才会游刃有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这是一门高技术的公共课,需要的是长期不间断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说一下我的数学参考书:高数课本上下册、线性代数课本+李永乐复习全书+660+李永乐真题解析。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大学时英语基础挺扎实,所以英语复习几乎没花什么力气(这样说可能有点招人嫌)。直到十月份我才开始接触英语真题,之前一丁点单词都没碰过。(这可不是推荐的学习方法)。对于写作和翻译,我没专门练习,只跟着老师的指导走。(我知道这样讲可能惹人嫉妒)。到十一月底,我已经完成了一轮真题。对了,我用的是张剑的小黄书,感觉它并没有外界吹捧得那么神奇。个人而言,我觉得它也就中规中矩。不过要是你的英语水平还没达到四级或六级标准,或者英语基础较弱,那最好早点开始准备。我有个学姐,六级连续三次未通过,她从四月起就开始每天记单词、训练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流体的基本性质如密度、压力、温度和粘度,以及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这些都是流体力学的基础。要掌握这些概念,就需凭阅读教材、做习题来不断巩固,并尝试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熟悉并熟练运用伯努利方程和欧拉方程是必要的。伯努利方程是描述无黏性理想流体沿流线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欧拉方程则是描述流体微元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组微分方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凭绘制流场图,模拟不同流动情况,以此加深对这两个公式的理解。
再者,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和湍流模型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尤其是在处理实际工程问题时,这两部分知识尤为重要。我会凭阅读相关文献,参与课堂讨论,甚至动手进行一些小型实验,以增强对此的理解。
至于计算方面,Navier-Stokes方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这需一定的数学功底,尤其是偏微分方程的知识。我会借助MATLAB或者COMSOL等软件进行数值求解,这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流体力学的实验部分同样重要。实验室的学习直观地观察流体行为,比如风洞实验、管流实验等,这些都我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
持续的复习和实践是提升的关键。我会定期回顾笔记,做历年真题,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这样既能巩固已知,又能了解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