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福州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材料包括:精炼讲解、1000题集、肖四、肖八。身为理科生,我对政治抱有热情,我认为在非备考期间积累基础知识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即使到了暑假或九月启动政治复习也完全足够。我的学习策略是从九月到十一月,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攻破1000题。基于我对政治的理解相对扎实,我选择了先做题后看书的方式,按章节逐步推进。遇到错误题目,我会回溯至精讲精练的相关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简化为一句概括,录入Word文档,便于后期集中复习,这样可以剔除已熟练掌握的部分,有效利用时间。选择题部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炼关键知识点。进入十一月末,我开始准备主观题,全心投入肖8和肖4的研习。购买资料后,我快速浏览了肖8的重点内容,之后全力以赴地背诵肖4,总共背了三遍,然后便迎接考试。关于真题,由于时间紧张,我没有进行全面的训练。总结起来,选择题部分主要依赖自我总结,跟哪个导师的课程关系不大;而主观题部分,肖4和肖8是绝对的核心,无需赘言。十一月下旬起,各种预测卷陆续上市,我尽力购入所有能找到的试卷,但只做其中的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颇有信心,源于我在理工科学习背景下的良好数学功底,以往的数学三考试难度不高,因此我没给予足够的重视。我没有购买复习资料,只选购了一本真题集。我依赖本科时的教科书回顾知识点,自我感觉掌握了所有内容后,便开始了真题练习。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并未全力以赴,偶尔出错也只是认为是粗心所致,以为正式考试时注意力集中就能避免。然而,这次考试的难度超出了预期,题目更复杂,时间紧迫,导致我没有余裕去检查,只能草草地完成了试卷。当时我还乐观地估计自己能拿到大约130分的成绩。
后来核对答案,我发现错误颇多,不只是我自己,网上的参考答案也有不少错误。我能辨别出网上答案的错误,反思自己的解答,也发现了更多疏漏。如果初试中再错一题选择题,我可能就连复试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逆袭了。我放弃了保研的机会,却连考研都未能通过,这让我感到无比羞愧。在准备复试期间,我一直懊悔不已,总想着当初若能在数学上下更多功夫,多拿几分,现在的处境就会更有利。
考研英语方面:
5月初——7月初:1994——2002真题,每天不需要多做,每天做2篇阅读。一定得失精读,做完后每个句子都要分析,彩色的笔标记不懂得句子,生词。答案一定不要做对就好,要回到原文找到定位,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考研的英文可不是四六级不是高考,文章本身就有难度,刚开始阅读部分错10个以下都算正常吧。不要灰心,难过,一遍一遍来会有提升的。英语应试主要看作文的书写,因为答题卡大家涂的都一样。英语的书写也要尽可能清晰,让老师看得懂,不要到处涂改,整洁的卷面也会增加老师对你的好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是基础。环境保护概论涵盖了环境问题的起源、类型、影响以及解决策略等多个方面,这些基本知识需扎实掌握。例如,理解“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核心概念,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机制,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关注全球和中国的环保政策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理解这些法律的精神和具体规定,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际案例。国际上的环保协议如《巴黎协定》等也需有所了解。
再者,深入学习环境问题的科学解决方案。比如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技术,包括废物处理、污染控制、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知识。这部分不仅理论性强,也涉及到很多实践应用,对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凭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新闻报道,甚至是参与一些环保项目或活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你关注一些环保组织的动态,或者研究一些具体的环保工程案例,这样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制作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间的关联;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也凭这种方式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