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考的不算高,但在北京这种压分严重的地方也还凑合了。即使你复习得尽善尽美,大概率也就只能比我多考几分。把这些时间花在专业课上,你提高的就远远不止这几分了。我是九月中下旬开始复习的。下面具体说说:1)开始复习时间:如果是文科生,九月份开始复习;如果是理科生,在九月份之前最好把哲学部分弄懂,然后九月份开始全面复习。如果政治基础好的人,十月份复习也是来的及的。2)书目推荐:如果要买大纲的话,就去复印店买复印版本;大纲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用来作为“字典”用的,起查漏补缺的作用。我个人比较推荐《风中劲草》这本书,背诵版本的就可以了,练习题不用买这个。如果涉及到这本书中没用的内容,你就要翻大纲了,看看更详细的内容。练习题可以买肖秀荣的那本。3)看书做题顺序:有的人先看完整个书之后再做题,有人边看书边做题。方法因人而异,但是有一个建议:最好是先背诵了再适当做题。不要崇尚题海战术,花十分钟做十道题背诵一个知识点,还不如花五分钟背诵这个知识点。4)政治的拉分差距不会太大,但是过线是最基本的要求。政治过线的难度一般不大,只要扎扎实实地复习,应该没太大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从春季的三月起,我就着手数学复习,构建个人的学习框架和解题策略,并强调了记笔记的重要性,以备后续查阅。同时,建议各位扎实根基,我自身的阅读速度较慢,所以我仔细研读每章的例子和练习题,直到七月才完成第一轮学习。接着进入七八月,我开始接触历年试题,到了十一月的关键冲刺期,我会每日投入约一个半小时专注于数学,保持解题敏锐度。此外,我专攻660题的选择部分,确保理解每题背后的含义。对于数学而言,关键是彻底掌握真题,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因为真题无比关键,需要多次重复练习,直至熟悉其内在脉络和解题策略。务必脚踏实地巩固基础,对待每一道题目都要用心专注。
考研英语方面:
我基础还算不错,考完四级的半年时间我都在听听力,BBC/VOA/TheEconomists等,没有练习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听力提高了很多。虽然考研不考听力,但是听力非常非常重要。学外语,语言环境很重要。听听力就是输入语言环境,进步很快,这不仅仅体现在你能听懂外语材料,你的思维也能跟上来。完成一个一分钟的听写材料,你需要播放-暂停反复听,写下材料,回听不懂的部分,学习新的单词和短语搭配,再自己跟着音频朗读材料。这个过程下来可以说外语中的听说读写都能得到锻炼,当然也很费时间。1分钟的材料,这么学习下来,看个人的水平,0.5-2小时是需要的。我觉得这花的时间是很值得的。关于真题的参考书,黄皮书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了吧。用的黄皮书,总觉得有点不痛不痒,丁晓钟的真题详解,真的觉得这本书帮了我大忙,但整篇文章段落大意的分析有点简略。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找到了做真题的感觉和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流体力学部分,理解流体静压、流动特性以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是关键。要深入掌握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熟练运用Navier-Stokes方程解析复杂流动问题。流体阻力的概念和计算,如管道阻力损失、边界层理论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传热学部分,需熟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并能分析和设计换热器。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黑体辐射等基础知识要牢固把握。特别是对流传热,理解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和影响因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再者,传质学部分,要理解分子扩散、涡旋扩散和湍流扩散的区别,掌握拉普拉斯方程和菲克第二定律。在吸收、蒸馏、萃取等单元操作中,如何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是重要的考点。
反应工程部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如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等,学会凭实验数据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对多组分反应系统,掌握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的操作特性和设计原则。
在学习方法上,理论知识结合实例分析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会定期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以此检验我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共同探讨难题,深化理解。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比如 Fluent、Comsol 等,能够直观地理解物理过程,增强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