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复旦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或许有人认为我的分数不值得一提,但我对于政治复习确实有一套自己的理解。自八月起,我每天都投入五个钟头以上来研读政治,肖秀荣的全系列书籍我都仔细研习过。然而,今年的选择题我失分颇多,对照网上答案估算大概只对了二十个左右。因此,如果想在政治科目上取得优异成绩,关键是做好选择题,这方面的策略你可能得参考其他人的心得,因为我在这一块并不擅长。至于大题,我得了32分,这个分数应该还算可以。解答大题时,单纯背诵肖四、蒋五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记忆中的内容与题目相结合,适当地引用一些材料也是非常必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将考研复习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对课本的学习。从五月劳动节后开始,我一边研读课本一边做配套练习,直到七月中期完成了第一轮。接着,暑假期间我启动了复习全书,由于初次深入学习课本并辅以老师的指导,我看全书时并未感到太大的困难。我记得在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错误率极低。我对全书进行了细致的章节式学习,每个问题都亲自动手计算,不仅要理解,更要确保解答正确。原计划45天内完成第一遍全书,但最终延迟了一周。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全书的难度比真题稍高,但它设计得很好,想要在数学上取得优异成绩,至少要看两次。九月结束第一遍全书后,我在十月月中旬前开始了第二轮,并同时完成了660题。660题强调概念,易设陷阱,难度适中,完成并吸收这些题目有助于后期的冲刺。从十月下旬起,我每两天做一套真题,到十一月初已完成大部分,随后花一周时间整理并反思错误。从十一月下旬起,我重新回到全书,结合真题构建知识框架,然后就是最后的两套模拟试题演练。关于这个时间表,我建议你们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调整。起初,我每天大约用半天时间复习数学,后期减至三小时,十一月下半月则缩减至约两小时,主要因为政治复习占据了更多时间。总结来说,课本读一次,全书读三次,真题做两次,模拟题一次,每次完成后都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分析不足之处。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着手练习10到13年的历年试题,并使用了一本专项训练手册,每天都定量完成题目。我还购买了老蒋的《高分阅读》,每天坚持阅读一篇文章。这本书包含的阅读理解题目颇具挑战性,建议在解题时注重理解和运用策略,多研究答案解析。我会把这些心得都记录在一个特别的学习笔记本上,每隔几天再回顾检查,发现这种方法对我帮助颇大。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多次重做真题以加深理解。在阅读方面,我共使用了三本书: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内容丰富,按主题分类,涵盖了Part A、B、C三个部分。考试虫的书共有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包含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题型,很适合计时训练。张剑的书虽然知名度很高,但难度超过真题(他本人也是这样定义的),题目的思维方式有些独特,给人感觉略显另类。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生物技术概论》并非只是理论的堆砌,它更注重实践和应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最基础的部分。例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核心概念,都需深入理解其原理和操作流程。关注这些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实验技能的学习不容忽视。生物技术中的PCR扩增、克隆构建、蛋白质纯化等实验技巧,不仅会在考试中出现,更是未来科研工作的重要工具。建议找一些实验指导书或者在线视频,模拟操作过程,加深理解。
再者,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动态。复旦的生命科学学院一直走在科研前沿,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等,不仅能丰富答题视角,也是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复习时要善于构建知识框架。生物技术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相互关联,凭绘制思维导图,帮助你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高记忆效率。定期回顾和自我检测,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