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在九月启程,购入了肖秀荣系列的三本书籍,起初专注于研读《精讲精练》,随后《红宝书》问世,我就转向阅读它。我没有独特的学习秘籍,只是在觉得逐字背诵枯燥时,结合自身绘制思维导图的习惯,开始了将肖1000题转化为思维导图的过程。从十月起,直至考前的最后一刻,我坚持这样做,现在回忆起来,手指酸痛的打字经历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如果早知如此,可能会另辟蹊径。不过,这个方法确实有所帮助。利用导图辅助理解选择题后,在考试的前两周左右,我开始着手准备问答题,重点记忆肖四。我建议大家不必一字一句地死记硬背,把握主要脉络即可(例如1点...2点...3点...)。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①重视基础内容,有时间就多看,多记公式②基础牢固的情况下,只要有时间就做题,全方面的涉及各种题型③要对数学有自己的一个整体的认知,对于一些重点知识有自己的把握④对于一些常考的,重点的,一定要认真学习⑤最后一句就是对于数学,理解多于其他,兴趣重于一切。
考研英语方面:
然后最重要的是,你要开始看阅读了,不要看150篇先,看一些简单的文章,刚开始不求掌握句子结构,只求在文章里面再一次遇见单词书上的单词,形成前后照应,多照应几次你就记住了。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目的:有的人觉得阅读文章感觉很顺就是结束,我告诉你,不可能,不要将你要达到的最后结果作为目标,而是分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在阅读中背单词到你将60%的单词书上的单词在阅读中照应过几次之后,你可以快开始做阅读并且研究句子了,有的人学习英语不知道那一阶段该干什么,一点谱都没有,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的得靠你自己摸索了。我估计60%的数字,怎么也得2到3个月吧。很多人学习浮躁,不踏实,容易受影响,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学习的惯性,本来准备把这一点拿出来单独写的,因为考研是个系统的工作,惯性非常重要,也许有一天才能真正的明白我的意思。如果有人已经明白了,我就更开心了。研究真题的什么?怎么研究?研究阅读和新题型50分,别的就算了吧。可以先看阅读,有些人觉得新题型都是放弃的对象,那我只能说,人各有志,且行且珍惜。作文压分严重,我们写作基础也不好,而且影响全局得发挥,不得不加以练习,必须有至少3-5篇大作文你背的滚瓜烂熟,小作文各个题材都要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能源动力综合”是一个涵盖面广泛且深度深厚的科目,它涉及到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个基础理论领域。在热力学部分,理解并掌握四大定律是基础,要能灵活应用到各种实际问题中,比如工质的性质分析、能量转换效率计算等。对流体力学,不仅需理解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还要熟悉各类流体机械的工作原理,如泵、风机、涡轮机等。传热学则主要研究热量传递的方式和机制,包括传导、对流、辐射,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并能够解决复杂系统的传热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每个学科都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例如热力学的四个基本定律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流体力学中的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如何应用于不同流动问题,传热学的三种传热方式如何在实际系统中交互作用。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快速定位解答路径。
大量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北航的“能源动力综合”试题通常设计得很具挑战性,不仅要求公式,更看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完成教材后的习题,还需凭模拟题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再者,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也是重要的学习环节。尝试去实验室参与实验,或者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可能激发创新思维。
保持对最新科研动态的关注也很重要。能源动力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为答题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