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份:教材第三遍或者看肖老师的那本浓缩版教材。这个时候只看重点就好了,1000题第二遍,全部做,因为之前做对的题肯定有靠猜测的,这一遍是为了排查。时政差不多出了,每天安排时间看。 12月份:半个月的时间把1000题中的错题做一遍,同时回归教材,八套题每天一套,争取吃透,尤其是选择每一套都很重要,八套题的大题可以不看。真题中除了最后几道选择是纯考时政的,其他题目也会有所涉及。下半月20天20题和最后四套题差不多出了,背就行,不论大题还是选择,背的越熟越好。是的,只有这个阶段才要求背诵,所以一定要竭尽全力,一直背到考前就好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科目里面最为关键的科目,好的数学很容易就能把一个人的基础分数顶上去,在这里也就给大家谈一些教训吧。首先是数学复习全书一定要认真刷上三遍才能保证自己基本上对知识点掌握了,做全书的时候不要贪快,在9月底完成就很好了,之后的时间不能把数学撂下,最好保证自己隔一天练一趟真题或是模拟题重在保持自己的手感,考研数学的复习得注重基础,各种定理的条件推导得搞搞明白,还有就是要特别注重框架和知识体系的搭建。在试题比较简单的前提下,怎么保证准确率就是核心竞争力了。计算不太准确的,可以学学我上面的办法,做题速度快一点留下充分的时间做两遍。平时就仔细的同学可以稍微慢一点,第一遍准确率就保证了,这个看个人习惯。还有一点是数学必须保持做题量的,每天都得做一定的习题来保持感觉,一两天不做可能就不大行了。这点要切记,哪怕后期复习再紧张都要每天抽一两个小时做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我自认为英语能力不算出色,四级和六级的成绩都在五百多分徘徊。所以,我推荐你们借鉴更资深的英语达人的学习方法。我个人使用的是乱序版本的绿皮词汇书,加上老蒋的《高分阅读》、《长难句》以及《历年真题精解》。我觉得购买过多书籍并不实际,很多书我只是匆匆浏览,甚至有些未曾翻开。倒是词汇书,我投入了不少精力,总计复习了大约六七遍,起初进度较慢,后来加快速度,每天约一小时就能看完五个单元。关键是要针对自己的弱项强化练习。英语的进步是个渐进的过程,多做阅读和真题至关重要。只要你有一定基础,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我在初试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反思后发现,主要是由于我没有充分重视联考写作的训练,结果影响了写作得分。另外,我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不多,真题也没有深入研究。希望大家别重蹈覆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学基础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它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子领域。对自然地理的理解,需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如气候、地貌、水文、生物等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知识扎实,能帮助理解地表现象的发生机制。
人文地理则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人口分布、城市化过程、文化差异等。对这部分,理解和分析案例是非常重要的,要多看一些相关文献,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如何影响社会发展。
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它是连接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工具。你需熟悉GIS的基本概念,如空间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数据库管理等,凭实际操作来提升技能。尝试使用ArcGIS等软件进行练习,理解其工作流程和应用范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知识框架。先从大的方向入手,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GIS三大部分,逐步细化到每个子主题。这样帮助你系统地理解和记忆复杂的知识点。
阅读并理解经典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这些书籍会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定期做笔记,整理出核心观点和重要概念,这对复习阶段非常有帮助。
实践操作也是提升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式。无论是模拟实验还是实际项目,都能你更好地掌握GIS的应用。参与学术讨论或研究小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持续关注地理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凭阅读期刊论文,你了解到学科前沿的研究课题,这对深入学习和考试都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