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8月中下旬至10月初,主要跟着《精讲精炼》自我阅读,然后配套做《1000题》。自己勾画重要的关键点,然后做题订正回看。因为学科性质的缘故,《精讲精炼》大篇幅的文字叙述难免有点枯燥,所以在马基和毛中特这两大板块。实话说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也没有一个显著成效的预期,对思想政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辨别基本的知识点就行。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
考研数学方面:
准备数学之前其实完全就已经是一个门外汉了,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也大概在三月份就开始看书了。刚开始看,完全不知道该看什么,怎么看。最先买的书是李的全书和考研数学配套的课本。课本是草草的过了一遍,因为内容太多,抓不住重点,所以过完了以后和没看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决定认真看李的复习全书,刚开始看难受的要死,整本书的新知识点,根本就处理不过来。最后调整了策略,选择性的放弃了一部分知识点,硬着头皮过了一遍。然后接着第二遍,这时漏下的知识点也同时就慢慢的补上来了。过完了以后觉得自己大概可以稍微做一下模拟题了,然而,是我太天真,真题的难度轻轻松松就把我打回了原形。在崩溃的边缘,我就又开始了新的计划。我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连成一串。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可以说自己的英文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从三月份起,我开始专心复习英语,初期主要集中在背单词上。尽管在夏天没有系统复习,我还是鼓足勇气参加了六级考试以检验水平,但成绩与大二时期相差无几。起初我使用过一本黄皮书,然而后来反思,我认为这本书并不理想,因为它实际上浪费了珍贵的历年真题资源。在所有对我有所帮助的学习材料中,包括考研单词集、考研阅读核心词汇和历年真题,我觉得模拟题的价值远不及真题。我坚持每天早晨花大约一个小时学习,每隔一天的下午或晚上会完成三四篇阅读练习。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做好标记,并在后续进行重做。如果晚上有闲暇,我会观看一些美国电视剧来提升语感。有些题目的解题思路我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没有必要过多重复,过一遍或两遍就足够了。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那些经常出错的题目,它们揭示了我的弱点,就像木桶理论所说,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整体的高度。只有解决了这些难题,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和稳定性,因此我会反复练习错误的题目。对于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等部分,每一处分数都不能轻易丢弃,因为每个部分都有一些基础且易得分的题目,一旦错过,想要在其他地方弥补就很困难。作文同样重要,这部分的时间安排相当灵活。关于英语学习,还有很多可以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等多个方面。在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这些都是计算和实验的基础。特别要关注滴定分析法,它是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理解其原理并能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这是现代分析化学的核心。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还要了解其应用范围和限制,这将帮助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出正确的选。
在实验技能上,分析化学强调动手能力和严谨的态度。熟悉实验室规则,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溶液配制、滴定、过滤、离心等,这些都需凭大量的实践来提升。实验报告的撰写也很重要,它反映了你对实验的理解和思考。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练习”的三步法。先理解概念和原理,再重要的公式和步骤,凭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对复杂的计算,尝试画图辅助理解和记忆。定期复习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学过即忘。
我还推荐使用一些在线资源,如学术论文、教辅书籍、在线课程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深度解析,有助于拓宽视野和深化理解。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互相解答疑惑,共享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