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复习的十分认真。我所用过的参考书如下:1.红宝书2.肖秀荣 命题人1000题(我做了三遍)3.肖秀荣 命题人讲真题4.风中劲草 核心考点(归纳了,但是排版太挤,颜色太多,看了头晕,没看)5.肖秀荣 冲刺8套卷6.肖秀荣 终极预测4套题7.任汝芬 最后四套题8.任汝芬 最后冲刺10套卷(做了感觉题目质量不高)9.肖秀荣 命题人考点预测 (一小本,用于背诵)10.时政 我买的是 海天的11.20天20题 启航的(最后10天一天四题的看加背,过了两遍)复习方法:1.基础篇: 第一遍。在九月份红宝书出来后我就用了20天把书看完,我分配了每天要看的章节(每天17面,大概是两章),每天上午到阅览室,看完一章书,就做一章的习题(注意!做在草稿纸上,因为一本习题要过几遍)。对答案在错题前标记一个三角形,在答案里也标记出来,并用记号笔划出答案里正确的语句,在红宝书找到原句也划记号。 休息几天后,开始第二遍。这一遍做题,错了再回去找到红宝书看。错的继续标记。 第三遍。没有看红宝书了,在同样的时间内每天可以做更多的题。标记错题。三遍之后,你的红宝书基本可以放在一边了,你的习题集和答案上都已经重点清晰了。我是喜欢将答案和习题撕开的,所以我的书,额……没封皮,放在图书馆都没人看得出我是考研的。2.巩固篇: 我的《命题人讲真题》是暑假无聊买的,暑假根本看不进去,于是在11月中旬我每天做两年的真题,并开始看分析题,只是思考下就看答案。3.抓题篇: 真题做完,基本各类预测题都出来了。我依次做了上面说的几本:任汝芬 最后冲刺10套卷、肖秀荣 冲刺8套卷、任汝芬 最后四套题、肖秀荣 终极预测4套题。我是几乎每天上午都只复习政治,所以每天不只做一套。这些题我都过了两遍,只有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题的分析题我是动笔认真写并且对答案了的。 同时我又开始翻看1000题,只看错题。4.背诵篇: 时政的书出来后,四天看完的。然后就开始看肖秀荣那本考点预测,边看边记。基本都完成后可自由选择。为了弥补自己不足,让易错的知识牢记于心,我会分配时间看1000题的答案,不看题,只看答案,看那些自己出错了的题的答案解释和当时我在答案旁边做的笔记。把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一一弄明白。
考研数学方面:
从九月份延续至十月底,我们要再次执行相同的操作,但这次需要更加专注。切勿敷衍了事,觉得理解了就不再动笔实践。务必尽力记住所有的公式,平日里常尝试默写,一旦遇到模糊的地方,应立即查阅笔记。持之以恒,你会发现进步明显。在这轮中,同样要做标记,将那些从前不懂现已掌握、遗忘或找到新解法的内容都标注出来。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你可以任意挑选一本包含考研词汇的书籍,每日攻克一单元,并在次日抽出少许时间复习。初期务必重视单词记忆,我在强化和冲刺阶段稍有松懈,后来在准备写作时发现许多词都不记得了,于是又回头每天复习单词。同时,每天收集一些精彩的短语,说不定在写作时能派上用场。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每个题目两分,自然成为考研英语的重点。再者是翻译,起初我把历年真题的翻译部分抄入一个小本,逐日翻译五个句子。然而,尽管我能理解句子含义,却难以准确转化为通顺的中文,加上有些拖延,我没太当回事。直到考前一个月,我做了一套模拟题,才惊觉翻译得面目全非。于是,我迅速用A4纸整理了所有真题的正确翻译和分解,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晨读时朗读五句,不断重复。这种方法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我的翻译能力,在这次考试中,由于新题型耗费太多时间,我没有充分阅读上下文,只是大致浏览后直接翻译,但预计分数不会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控制工程基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等。你需深入理解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负反馈的概念,以及稳定性、响应特性和误差分析等基本原理。这些基础知识是你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一定要扎实掌握。
强化数学工具的应用。控制工程离不开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数学知识。例如,拉普拉斯变换是解决连续时间系统的重要工具,Z变换则对应于离散时间系统。熟练运用这些数学工具,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再者,实践操作不可忽视。理论学习的,凭MATLAB或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直观地观察系统动态行为,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尝试设计简单的控制器,如PID控制器,并观察其效果,这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
案例分析也是提升理解的有效途径。你找一些经典的控制系统实例,如自动导航系统、电力系统等,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持续的复习和总结是关键。定期回顾知识点,做适量的习题来检验和巩固理解。遇到难题不要怕,多思考、多讨论,往往能从中获得更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