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遗传育种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建议:我的政治考的也不算高,所以只能向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的经验,想要考 75+,80+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单科大牛的经验贴,每年都有 80+甚至 90+的大神。我政治花的时间不多,是从 9 月中旬开始的,先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没有看教育部出的那本大纲,内容太多,就放弃了。然后开始刷 1000 题,刷了 2 遍,把错题都标注出来,连续两遍都错的画上重点标志。这时候差不多到 11月了,等到风中劲草出版就买进来开始看,风中劲草将考研政治众多知识做了精炼和提纯,对于后期抓重点有很大帮助。看完之后再可以刷一遍 1000 题,把之前的错题重点记忆。12 月份以前都是以选择题为主,大题可以不用准备。到了12 月,各种模拟题会纷纷出版,代表性的就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八套卷也是用来复习选择题的,大题可以不用看。四套题则是需要把大题全部背下来的,今年肖大神在四套卷中基本上把所有大题都押中了,所以四套卷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几乎是考研必备。如果你这时候还有多余的时间的话,可以适当补充其他老师的押题材料。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开始复习是从大三的寒假开始的,在寒假里自己把课本看了一遍但是基本上什么也没记住,然后在寒假里也把课本上的题做了一遍,看完后基本上也没什么效果只是图一个心理安慰,后来反复刷了很多遍真题,慢慢领悟了一些解题的方法并作了总结。冲刺:必做张宇8套卷,4套卷。我做8套卷的时候,题量太大,总是做不完,时间不够了可以只做选择填空题,大题看看,掌握以下命题的趋势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考试涵盖了几个关键部分:填空、阅读、翻译和写作,而词汇是其根本。对于参考资料,这里有几点推荐:1. 《恋恋有词》 by 朱伟,适宜初期阶段,尤其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学生。2. 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适用于对比翻译和理解。3. 王江涛的英语高分作文集,条理清楚,不过最好自己归纳总结主题。4. 背单词应用,如百词斩,在闲暇时刻,如乘车或排队时,可随时复习。记住单词在英语考试中至关重要,建议形成每日背单词的习惯。我从去年三月底开始备考,英语学习是我唯一未曾间断的部分。起初阶段主攻词汇,中期因实习中断了暑期的学习进度。后期到十月我才开始接触真题,时间相当紧迫,仅完成了大约十套真题,且只做了一遍。但每一套真题,每一篇课文,每一句,每个词我都仔细翻译了。我强烈推荐全篇翻译的方式去学习英语,我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成效显著。全篇翻译的最大挑战可能在于一开始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所云,但只要持之以恒,一段时间后你会明显感受到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态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种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在复习时,你需把握这些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
在内容重点上,《森林生态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理论、森林群落生态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基础理论部分,如生态位理论、竞争排斥原理等,是理解和分析森林生态现象的基础;森林群落生态则涉及到物种间的关系、群落演替等,这部分需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则强调了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以及可持续管理策略,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政策导向。
在学习方法上,我有几点建议:
1. **构建知识框架**:将每个主题拆分成小的知识点,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这样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实践应用**: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你分析一下本地森林的群落结构,或者探讨一种特定的森林管理策略。
3. **案例分析**:凭分析具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比如,你研究某个地区的森林恢复过程,理解其背后的生态机制。
4. **定期复习**:不要一次性把所有内容都塞进脑子里,是要分阶段、分块地复习,每天回顾前一天的内容,这样提高记忆力。
5. **讨论交流**: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会帮助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