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古籍整理研究所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并未在政治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从十月才开始着手准备。初期的一个月,我每天分配了两个小时,后期增加到每日三小时。我选择的是肖秀荣老师的一系列产品,尽管全套购入,但实际上用到的并不多。购买过多的资料书籍并随意混用,只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往往得不偿失。风中劲草这套书内容很精炼,但对我来说略显枯燥,我个人认为它可能并不适合基础较弱的同学,不过这因人而异。我一直没能坚持使用,却又因其实用性而舍不得扔掉。最终,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1000题,并配合其知识点提要进行复习,同时,肖8和肖4也是必不可少的。去年肖8的质量很高,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当然,肖4更是每年都要做的,因为它常常能押中题目。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制定合适的计划。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水平中等偏上,与政治科目相当稳定。尽管我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欠佳,六级考试勉强过关,但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一定优势,可能是因为我偶尔会浏览英文网站或阅读英文新闻。据我所知,考研英语的挑战不仅限于词汇和语法,还包括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有时,即便理解了文章和问题,仍可能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首要任务当然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俞敏洪编写的无序绿皮单词书。实际上,任何单词书都可以,关键是持续记忆,不能懈怠。到了复习后期,主要依赖真题来学习单词,前期则以单词书为主。无需赘言,英语真题至关重要。我使用的是历年真题深度解析。同时,我参考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以便对比和借鉴。我一开始就尝试做真题,从难度最高的2010年开始(成绩并不理想)。这么做是为了表明近年来的试题相对较易,但我们应做好应对最难题目的准备。起初,我在阅读部分犯了不少错误,大约错了七八个,后来我发现我倾向于凭自己的逻辑解题,而非依据文章寻找答案。考研英语的答案必须直接来源于文章,不能主观猜测。经过努力,我在后期将错误控制在五个以内(这是初次做的错误率,之后真题主要用于自我评估)。对于长难句,我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翻译题,而在阅读部分,只需大致理解句意即可,因此掌握基本语法足以应对考研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从第二次做真题开始,更重要的是分析,识别陌生词汇,注意常见短语搭配,反思自己为何反复陷入命题陷阱…这些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察觉。至于具体做了多少遍,我没有计数,只是不断地重复训练。到最后,我一看见首句就能大致猜出文章主题和题目。作文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我从九月底开始关注王的作文并进行背诵。我主要背诵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多年的真题,没有额外背诵押题作文,因为我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语言文化基础知识,这门科目涵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元领域。我认为,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你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热爱,凭阅读经典文献,如《史记》、《资治通鉴》等,来理解历史的脉络;凭研读诗词歌赋,感知文学的魅力;,对当代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形成自有的见解。复习时,我建议做笔记,整理出关键知识点,并尝试将它们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这是对汉语本质的探究,涉及到音韵、词汇、语法、文字等方面。这需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我推荐使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教材,结合实例深入研究。例如,在学习音韵部分,对比古今汉语的发音变化,理解语音规律;在词汇部分,凭词源分析,了解词语的发展演变;在文字部分,研究汉字的构造和演变,理解其形音义的关系。多做练习题,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学习中,我发现跨学科的交叉阅读能帮助深化理解和记忆。比如,凭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特征,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变迁;将语言学知识应用到古籍解读中,提高文本解析能力。定期自我检测,如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你了解自有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