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与中国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属于文科背景。即便如此,我还是决定参加课程学习。我在10月底开始浏览大纲,然而初次阅读后,感觉并未吸收任何内容,于是便搁置一旁。直到11月底,我才重启复习,这次重点关注哲学部分,因为它最复杂,需要深入理解。实际上,我大约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正式记忆知识点。那时,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简版教材和最后四套模拟题。我全力以赴地背诵了两周,将肖秀荣的资料重复背诵了4到5次。请记住,这个阶段其他科目的成绩已大致确定,而政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终结果还算令人欣慰,我的政治成绩过得去,虽然不算顶尖,但我对此感到满足,毕竟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政治上下过多的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学概论”,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深厚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历史、哲学有深入的理解,还要对全球范围内的汉学研究有所了解。我认为,首要的是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框架认知,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思想流派的核心理念,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特色。关注并理解国际汉学的研究趋势和重要成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凭阅读经典文献和学术论文,逐步深化对汉学的理解,并尝试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有的观点。
“文学评论写作”则更注重实践与创新。你需对各种文学形式,如诗词、小说、戏剧等有深入的解读能力,也需具备好的文字表达技巧。我的策略是大量阅读优秀作品,特别是那些被广泛讨论的经典篇章,分析其主题、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特点。模仿和练习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先从书评开始,逐渐提升到对整部作品的深入评论。记得每次写作后都要反思,不断修改和完善,这样既能提高分析能力,也能锻炼文字功底。
在准备这两门课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研究相辅相成。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也会选一些特定话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某一时期的汉学发展,或某一部作品的文学价值等。我还积极参与讨论小组,与同学们交流思想,互相激发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