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书籍,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预测卷,以及田维彬的一本知识详解和一套预测试题。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我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宝书,并持续阅读直至十月七日左右,这时收到了《风中劲草》,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就对应完成《1000题》中的单选和多选部分。这个阶段大约耗时半个月,我重复阅读了两次《风中劲草》,并首次完成了《1000题》。接下来,我再次通读了一遍《风中劲草》,重做了《1000题》(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的重点转向了攻克错误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加上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我觉得准备得相当充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肖四的模拟卷押题很准。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用书,基础阶段: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660题也不错,可以在全书做完一到两遍之后做,不要晚于10月。我是题海战术的拥趸者,所以很喜欢这本。但题海战术不意味着盲目做题,一定要多总结,不要写在书上,要写在笔记上,到了后期冲刺的时候,笔记就是主要资料了,因为几百页的书你根本翻不过来。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材料包括:考研英语词汇(通称红宝书),张剑的历年实际试题与阅读理解150篇(又称黄皮书),完形填空练习,新题型题目,以及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教程。对于英语学习,我的方法有点特别,我从不喜欢通过背诵单词书来记忆单词,无论这些书多么厚重或轻薄,我都无法记住。所以我选择了使用一款专门背考研单词的App,学习疲倦时我会玩一会儿手机,以这种方式安慰自己仍在学习...哈哈,但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做法比埋头苦读效率更高。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阅读,而阅读的核心是实战演练真题。即使我连续两年都没有做完所有真题,实际上,它们至少需要做三到四遍。在做真题时,建议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限制来进行,我倾向于一次性完成一套题,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然后,我会深入分析那些做错的题目,思考为什么会出错,我在选择时犯了哪些错误。如果有些地方实在无法理解,那就不要太纠结,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习惯都有所不同,不然会让强迫症崩溃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表面的形状、大小、重力场等基础概念,以及空间位置的确定、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等多个环节。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是学习测量学的基础。例如,理解大地水准面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距离、角度和高度的测量方法,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对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如全站仪、GPS接收机、水准仪等,你需熟悉其工作原理,能够熟练进行实地操作,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知识通常会以案例分析或实操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尽可能多的实践操作是非常必要的。
再者,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你需了解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特点,掌握像元分类、目标识别等技术,对RS(Remote Sensing)和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集成应用也应有深入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你:
1. 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凭模拟实验或者参加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知识框架:整理出测量学的知识体系,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帮助记忆和理解。
3.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定期回顾和巩固,尤其是对易混淆的概念,要多做对比和总结。
4. 解题技巧:多做习题,熟悉各类题型,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分析错题,找出错误原因,避免重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