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地球物理学院地质工程硕士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看一遍,然后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写作部分,小作文,背诵王江涛的那本书,按照分类,各个话题背一篇,背20篇左右的模板就可以了,小作文全文其实也就八九句话,20篇小作文里面的句子,灵活运用,一篇小作文很快就能写出来,或者套用现有的模板,改动两三句话,其实小作文大家都是模板,所以最后差距不大的,至于大作文,建议暑假就开始练习,一周一到两篇,话题从历届真题的大作文当中找,楼主暑假先积累了一些常用的句型和方法,十月份写大作文的时候,套用一些句型,勉强也能写出来,越往后就越来越熟练。各种常用的句型大家可以对黄皮书上的范文做总结,千万别套用模板!写多了自己会有自己的模板的,放手去做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地球物理勘探涉及到地震波动力学、重力测量、磁法探测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工具。我建议首先要从课本出发,扎实掌握每一部分的基本原理,如波动方程、地磁场模型等,并凭做课后习题来加深理解。阅读一些经典的地球物理教材和研究论文,帮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
实践操作不容忽视。地球物理勘探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需具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实验室的实践课程和项目参与至关重要。我会利用学校提供的实验设备,模拟真实的勘探环境进行实验,凭数据分析和解释,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科研项目或者实习,能你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再者,数学和编程技能是必备的。地球物理勘探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往往需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编程技巧,比如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建模等工作。我推荐大家提前学习这些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熟练和提高。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地球物理勘探通常涉及多学科的合作,需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我经常参加学术讨论会,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锻炼自有的表达和协作能力。